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

200阅读 | 7收藏 | 11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第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第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第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第6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第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第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第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第10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教案.doc第11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1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17 古 诗 三 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涯、莺”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4.入情入境地学习古诗,培养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古典诗词感受祖国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浪淘沙(其一)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感受诗歌中描写的黄河的磅礴气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从我们刚上学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我们成长,现在,请同学们来背一首自己积累的古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浪淘沙》(其一),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3.出示课件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4.出示课件2:诗题解析。 浪淘沙:唐代曲名。 设计意图: 通过在课上自由展现背诵积累的古诗能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令学生顺利走进学古诗的意境。 二、读通古诗。 1.出示课件3:《浪淘沙》(其一)。 学生读古诗,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2.同时学习生字“涯”,注意多音字“曲”是读一声。 三、理解古诗。 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方法:借助工具书、根据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2.集体反馈。 (1)交流理解诗意。 (2)出示课件4:古诗释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四、品味古诗意境,指导朗读。 1.出示课件5:自学提示。 古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画出关键词并在旁边标注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抓住前两句诗来引导学生,出示课件6: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浪头很高,波涛汹涌。 簸:颠簸。 (2)弯弯曲曲的黄河,波浪滔天能看出黄河气势雄伟,所以“九曲黄河”“浪淘风簸”要读重些,读豪迈些,读出黄河的雄伟壮观。 设计意图: 抓住重点词朗读品味诗歌意境,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感悟黄河的雄伟壮观。 4.出示课件7,自由朗读第三四句诗,想象一下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子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对比:黄河是雄伟壮观的,可牛郎织女的生活又是怎样的?读到这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男耕女织,互敬互爱是多么温馨甜蜜呀! 轻声地读,别打扰他们,“牵牛织女家”要读得很温和,很轻柔,我好像也感受到牵牛织女家是那么安宁美好! 5.小结:牛郎织女生活的恬静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设计意图: 通过想象,描述牛郎织女的生活,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6.背诵并默写全诗。 五、课外拓展。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华夏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吟诵。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试着读一读这些描写黄河的诗句。出示课件8:有关黄河的诗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凉州词》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留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谁来为大家做个朗读示范,让我们一起来读。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同类古诗的习惯,并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其一),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的山川河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下请大家收集相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板书设计】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雄伟)   九曲黄河万里沙, (壮观) 浪淘风簸自天涯。 (温馨甜蜜)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二课时 江南春 【课时目标】 1.会写“莺”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课件9,播放优美的春天景色的视频,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设计意图: 由春天的美景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10: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出示课件11: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充分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七言绝句的节奏与韵味,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语感。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1)“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2)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三、品读江南美景。 1.出示课件12:图片,江南雨景。 (1)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你把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2)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1)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烟雨。 (2)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数不清的寺庙、迷蒙的烟雨。 3.想象到的画面: 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 “千里” 之内,处处杂花生树、 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烟,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诗歌意境及诗人对江南美丽春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四、感悟情感,拓展阅读。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师:是呀,诗人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这是借景抒情,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4.根据自己的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5.练习背诵古诗。 6.出示课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