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伴我成长》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的“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快乐学习》的第1课,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成长离不开学习”,通过让学生回顾自己出生以后的成长学习过程,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学习;通过调查访问周边成人的学习情况和对教材中问题的思考,体味人的一生是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第二板块的话题是“处处可学习”,通过对学习途径的分享和交流,明白除了学校的课堂学习外,还有其他多种学习途径和丰富的学习内容,生活处处皆学问,学习的空间覆盖生活的全领域。两个板块的编写逻辑是首先让学生理解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再进一步认识学习的空间、途径和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这为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但是,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课程内容的加深、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烦恼和学习困难也会越来越多,这对刚进入中年段的学生来说面临着新的挑战。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是思维发展中最艰难的一个阶段,孩子们刚刚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发展的程度也不平衡。这一时期若不注意引导,有的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学,这就是为什么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对于很多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学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学习”的概念还只局限于学校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不知道什么是终身学习,更不明白人为什么需要终身学习。
针对上述学情,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懂得学习是人成长的需要,并且需要终身学习;引导学生理清学习的概念,理解并树立新的学习观,懂得学习的空间、途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生活处处皆学习。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每个人都是在学习中成长的。
2.懂得人应该不断学习,初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初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教学资源
1.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些和本课有关的、有代表性的照片、视频。如:学走路、学说话、学骑车、学写字、学画画、第一次洗袜子……
2.调查记录表
大人还需要学习吗?小调查
组别: 记录人:
调查对象
职业
调查内容
1.您现在还在学习吗?
2.您在学习什么?
3.您为什么要学呢?
4.……
我的收获
3.调查采访的视频片段
4.课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成长的故事
(一)影集欣赏
1.出示本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照片、视频结成的集子。
2.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互动交流
1.学生谈发现和感受。
2.教师引导:我们从大家的照片中发现,同学们在不断长大,学到的本领也越来越多:从学说话、学走路、学玩耍,学写字、学做家务……你们真是越来越能干,越来越了不起!那么,这些本领都是天生就会的吗?如果不是,那是怎么获得的呢?
3.学生结合自己的照片,交流成长中的故事。
预设:
(1)小时候会笑了,长牙了,学说话、学走路的故事。
(2)学习画画、舞蹈、弹琴等技能的故事。
(3)在学校学习写字、读书、数学的故事。
(三)教师小结
这些本领都是在不断学习中获得的!(教师板书“学习”二字)
活动二:“学习”大讨论
(一)小组讨论
1.教师讲解“学习”的内涵。(看视频“学习”的字源)“学”是对不知道的东西接纳的过程,是知新;“习”是不断重复,是温故。所以“学习”最初就是一个人持续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这就是“温故而知新”。
2.讨论: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就不学习,会变成什么样?
预设: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不认识字,更不懂人和人交流的礼仪……
(二)全班交流
1.出示“狼孩”的故事,进一步交流讨论:狼孩为什么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2.总结:后天的学习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
活动三:小调查——大人需要学习吗?
导语:儿童从出生到长大都在不断地学习,那么大人们是不是还需要学习呢?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采访,一起来看看调查结果。
(一)调查采访汇报
1.小组整理调查报告。
整理课前调查采访的资料,小组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汇报。
2.汇报调查情况。
预设:
(1)A组展示采访父母的调查记录表
(2)B组展示采访爷爷奶奶等老年人的视频
(3)C组展示采访邻居等其他周边人的资料
(4)D组展示采访老师的资料
(二)师生交流收获
过渡: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身边的邻居,包括在我们眼里知识渊博的老师都在学习。大人们已经学会了那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学习呢?
1.教师出示图片、视频
预设: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新鲜事物不断出现,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板书:与时俱进)
2.出示一些老年人退休了还在学习插花、书法、绘画、广场舞、唱歌等的照片。如,国家提倡创建学习型社会,老年大学、社区学习中心、社会公益讲座等。(板书:活到老,学到老)
3.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学习的意义,又第一次学习了调查和采访的方法,汇报了调查结果,收获了学习带来的快乐。在适当的时候不断总结温习,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板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伴随每个人一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五、板书设计
成长离不开 学习
与时俱进
活到老 学到老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处处可学习,感知学习途径、内容和空间的丰富。
2.懂得交往、玩耍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
3.感受并体验“做”中学。
重难点
1.懂得学习不只局限于学校,学习方式和内容非常广泛,玩耍、交往也是一种学习途径。
2.体验“做”中学的道理。
教学资源
1.教师准备废旧纸张若干、折纸书或图纸、Ipad、做好的环保垃圾盒等。
2.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的暑假收获谈
(一)师生交流,畅谈收获
1.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学习的话题。(板书:学习)说到学习,你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哪学习的场景?(学校) 是呀,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但是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习,老师看咱们班同学暑假里都做了很多事,那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现在就跟同学聊一聊你的收获吧!
2.学生交流自己暑假的见闻感受。
(1)同桌交流。预设:学生课外特长班、夏令营、电影院、科技馆、农村的田野、山区的森林、参观名胜古迹等等的见闻感受。
(2)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谈出在这些地方的收获:看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大家聊得热火朝天,谁愿意跟全班分享一下)
(3)教师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暑假的收获,如:读书、继续教育学习、外出旅游、学做饭菜等等。
(二)总结梳理,明确“学习”概念
师总结: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发现每个人都很有收获。其实学习不仅仅限于在学校,学习的途径很多,学习的内容也很广,这些知识、本领、实践经验、道理技能的获得都是学习。可见学习是丰富的、多样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习。(板书课题,将课题补充完整“处处可学习”)
活动二、谁是我的老师
(一)师生交流,向谁学,并了解在交往中学习
1.教师引导:既然生活处处可学习,那我们可以向谁学?谁能做我们的老师呢?(板书:向谁学)
2.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经验,交流。
预设:向老师学、家长、字典、书本、网络、报纸……(教师适时板书)
(1)老师: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也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2)家长:家长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同学:说说你和同学在交往中获得学习的事情。
教师可以讲自己在和同伴交往中的真实故事,从中学习到了坚强。
教师点拨:身边的好多人都可以成为我们某一方面的老师,我们在与身边人的交往中学习,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板书:交往)
3.学生说不出书本、字典、媒体时,教师加以引导,除了人,我们还能向谁学?
教师小结:看大家多棒啊,我们给自己找了这么多老师,我们也了解了交往中可以学习,那么,除了这些,我们还能怎么学?
(二)玩耍中学习—玩出的名堂
1.教师出示班级一起去农庄玩耍的照片,配乐播放,唤醒学生记忆。
2.请学生谈谈出去玩耍时的收获。
预设:
(1)了解了红薯的生长状态----茎叶往外延展伸开覆盖地面,把茎叶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