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车 行
杜甫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
通过诵读传达体会到的情感。
【学情分析】
新课标明确要求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鉴赏审美能力,而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瑰宝,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兵车行》是杜诗名篇,其思想内容深刻,为历代推崇。且为《唐诗宋词选读》之“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模块的第一篇,如同一篇范例,教师更应注重引导、“授之以渔”以便学生“举一反三”。作为选修课教学,本课将重点放在杜甫其人被誉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的原因探寻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涵和诗人情感的同时,通过反复诵读“以声传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
理解诗人被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的原因,培养学生心怀天下、悲悯苍生的情怀。
导入新课
杜甫无疑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也被公认为“诗史”,闻一多先生评价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为什么杜甫被誉为“诗圣”呢?是否仅仅因为他的诗写的好?若是,诗写得好的诗人何其多,为何千百年来只出了一个“诗圣”?(设悬存疑,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探寻,体现选修特色)
二、初读,整体感知,理其脉。
首先就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理清诗歌脉络。
(提示:这首诗歌根据诗人的所见和所闻,可分成两大部分,所见即诗人亲眼见到的,所闻即诗人向当事人询问,当事人说给他听的,大家看怎么切分?)
“所见”是哪几行诗?
明确:前三行。那么剩下的诗就是“所闻”。(板书:见,闻)
三、品读,会其意。
(一)先齐读诗歌开篇三行诗,思考:
1、既然是所见,诗人见到了什么?征人出征,家人送别。用原诗来回答。“行人弓箭给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 (板书:征夫行)
师:行人整装待发,亲人送行。怎么送?(走,牵,顿,拦,哭)哭的声音怎么样?(板书:哭声震天)传达出了怎样的情绪?不舍,悲愤,紧张害怕,绝望,生离死别(板书:悲)(再读“牵衣……”,几个字重读,传达这种情绪)
追问:为什么?(现代送军入伍戴大红花敲锣打鼓,可当时背景?幻灯)
2、在什么环境下送?感觉如何?
明确:车马喧嚣,烟尘滚滚,遮天蔽日。不是期期艾艾的悲惨场景,而是雄浑大气的。用一个词——“悲壮”。
既然“悲”,语调就应该低沉,语速放慢。既然“壮”,那么就要雄浑大气,读出悲壮之感。一起再来读一读。
(二)品读中间十二行诗,目睹此景,诗人是否无动于衷?大家回忆自己熟悉的杜甫诗歌,当自己受苦茅屋破漏,不能安身的时候,诗人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何况是亲眼看见了别人的送别的痛苦呢?所以不可能无动于衷,那么他有什么举动?——“问行人”,问当事人,可见诗人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有问就有答,行人说了什么?
(板书:征夫云)“点行频”。“点行“什么意思?点兵出征,按名册顺序抽丁入伍,不管你多大年纪,不管你愿不愿意。“频”,频繁。
“道旁过者”和“行人”在后面的诗句中还有表达同样意思的不同表述:“长者”,“役夫” ,所以除了说到“点行频”,行人还说了什么?申恨。(板书:征夫申)
分别研读“云”“申”部分。
1、“点行频”,“频”表现在哪里?
“频”的结果有哪些?(过程中板书:苦不堪言 苦)
“点行频”的原因是什么?(“武皇开边意未已”)
补充资料:“开边”不是保卫边疆,而是扩张疆土。在他的《前出塞》里就有“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的诗句。可见他是不支持开边战争的。“武皇”原指汉武帝,这里借指“唐玄宗”。很少有哪个诗人将百姓的苦难看在眼力,忧在心里,并且能像他一样追溯根源把矛头直接指向当朝皇帝的,勇气可嘉。评论家普遍认为杜甫具有儒家的君子之风,他的政治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虽然儒家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杜甫一生,政治上不得意,经济上也困窘,但他无论穷达都想兼济天下,都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打造明君盛世,所以杜是让我们仰视的巨人,诗中虽然借征夫之口说出,其实已经蕴含讽谏之意。而从古到今,只有杜甫被称为“诗圣“,恐怕不仅仅因为他的诗作成就高,更在于他的圣人情怀吧。(边读边品)
2、“申恨”,恨的意思是仇恨吗?不是,应该是怨恨(板书:怨)。又说了哪些恨?
征兵未休,租税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