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有感
南康中心小学 陈玲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它需要水滴石穿的耐性,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需要生命潜移默化的成长过程,需要‘静悄悄地革命’”对此,回想从教十九年以来,我很有感触、深有体会。作为一线教师,今天该如何理解“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
一、 “慢”而不“怠”。我会经常遇到有一部分属于“问题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打架斗殴等现象不时发生,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对此,我反复思考着如何将他们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相反我认真思考,改变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们进步的速度比较慢,但并不等于到达终点的速度就慢。这学期的一天下午,我留了几个学习不是很理想的学生,给他们补课。金冠豪是班上公认学习接受能力很慢的孩子,做一道题做了很久都做不出,其他的学生都已经回家了,他还在做那道题。我开始有点不耐烦地给他单独讲解第9遍时,他的妈妈来了,我把情况跟她一说,他的妈妈开始骂她了:“你这个孩子怎么那么笨啊?我又无识教你,怎么办?老师都教了你9遍了,你还不会?你能不能学得快点啊,能不能快点啊……”站在旁边的我愣住了,这句话好熟悉啊!是啊,“能不能快点啊!”这也是我常对他和其他学生说的话…… “别急,你让他慢慢来,我相信他一定能做出来的。”我不由得安慰起那位母亲来,过了一会儿,孩子终于把题目做出来了,但是夹着眼泪回家了……不错,只要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逐渐调整和理顺好自己的状态,再差的学生都有它的基础点,就从每个学生的具体基础点做起,自然生长点开始,逐渐延续增长,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而继续续下去。
二、“慢”需要等待。这个“慢”,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而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慢,也就是让孩子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记得2008年初一(3)班的陈辉,头发留得很长,整个初一级也唯他不穿校服。大家总觉得与学生的形象不大符合,而他总认为自己很酷。学校要求每位男生都必须理学生头。班主任教育他不听,给他爸妈打电话也无济于事。我当时上他的语文课,每次碰到他,叫住他说上几句,也发动其他教师对他轮番谈心、劝导。一次、二次、三次…… 一天、二天、三天。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学期的一个星期一早上,我看到了他,理了一个精神的学生头,穿上了整洁的校服,我表扬了他,还说他很阳光。他说是我们的耐心和坚持打动了他,他说以后不会留长发了、着异服了。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