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甘肃省民勤县东坝中学 连世斌
教学目标:
(1)、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营造氛围,名言导入。
1、课前播放《流浪歌》,营造氛围。
2、名言导入。
今天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金子,黄色闪光。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
金钱真有如此大的魔力吗?它在亲人之间会不会产生这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二、出示目标,明确方向。
首先,请大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三、研读课文,直奔主题。
好,那咱们就围绕两个目标,深入学习本篇课文。
先看第一个问题。
1、菲利普夫妇先后是如何评价、称呼于勒的?
请同学们依次从相应的文段中找出来。
再看第二个问题
2、他们先后对于勒采取了什么态度,请用一个字概括。
如果说开篇是盼于勒的话,那么当初在家、两次来信、偶然相遇、后来呢?
现在看第三个问题:
3、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评价、称呼、态度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屡次改变?
是因为于勒这个人吗?那是因为…… 对,正是因为于勒背后的钱。
正是于勒有钱没钱才使他们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这里有一幅对联可算是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他们的这种态度
上联是…… 下联是……
什么意思呢?
有钱时,十年思盼,纵然是远在天涯,也好比近在咫尺,把同胞当作是摇钱树;
没钱时,一朝相逢,即使是近在咫尺,也犹如远在天涯,亲骨肉也恰如陌路人
能给它补一个横批吗?
认钱不认人,人不如钱 或者说世态炎凉 金钱至上
4、揭示主题: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我们说菲利浦夫妇都是小人物,不是十恶不赦的恶棍、坏蛋, 他们只是社会的一分子。
这正揭露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5、深化主题。(名人谈金钱)
马克思、恩格斯就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马克思又说: “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
过渡:同样的现象与道理,思想家、哲学家概括得精炼而深刻,那么作为小说家莫泊桑是如何具体生动地为我们展示出来的呢?让我们精读课文,赏析品味。
四、局部探究,赏析品味。
1.听老师范课文第25——31自然段,想一想,文章在刻画菲利普夫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结合相关词句说一说反映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
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4——38自然段,同法进行分析。
3、从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的什么性格?
一个“怕”字。怕什么呢?就怕这个卖牡蛎的就是真正的于勒,那样的话他们的全部希望就破灭了,全部计划也就落空了。所以他们内心十分恐慌,但又在极力掩饰、自我安慰。夫妇两人都查看之后,都不愿相信自己的眼睛,仍然心存一线希望。
练习分角色朗读父亲从船长那儿回来之后的精彩片断。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揣度当时人物的心理。
从船长那儿证实了于勒的身份后的表现又反映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最后的一丝希望也化为泡影。父亲语无伦次,惶恐至极;母亲突然暴怒起来,旧怨新恨交织在一起,气极败坏。终于破口大骂出来,立即决定躲开于勒。
从刚才的朗读、分析中,你觉得菲利普夫妇都是怎样的人?
人物性格
唯利是图
虚荣自私
冷酷无情
尖酸刻薄
贪婪吝啬
同学样说得很好,但还是不够全面。接下来,再让咱们透过以下句子,深入剖析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4、文中还有哪些给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也充分展示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请试举一例,作出分析。
重点句分析
有机会就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卖弄他们的财神,唯恐别人不知道,虚荣心十足。)
如果于勒竞在这只船上,那会多么令人惊喜呀(翘首以待,望眼欲穿,等于勒的大把钞票赶快归来。唯利是图。)
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他们那种贪婪、贪得无厌的丑陋行径。)
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怕在女婿面前露了馅,虚荣、爱面子)
你简直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