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学习目标】学会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倾听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学习重难点】通过共性问题的讨论,分析原因,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填写问卷调查表;
2.通过小组分享问卷调查结果,找到差距;
3.整理出阅读中的烦恼事,选择聚焦度最高的作为讨论的话题;
4.针对选出的话题,大家思考后将自己的想法写成发言提纲,做好发言的准备;
5.学生录视频,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设计意图】
1.指导学生阅读柱形图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这是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在语文课堂上正式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2.填写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注解的阅读状况,为今后改进阅读现状提供参考;
3.通过小组内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找到差距,这是整个活动中的推进部分,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讲述天一阁和钱秀芸的故事:
……在众多渴望能够在“天一阁”读书的人中,出现了一个名叫钱秀芸的女子,她是宁波知府的侄女,自幼视读书为生命,为能饱览“天一阁”的藏书,作了范家的儿媳妇,她以为成了范家的人就可以登楼读书,可惜由于信息不对称,三天后,正准备上楼看书,婆家人才告诉她,家规里是不允许女子登楼看书的。钱小姐闻听此言顿觉身子掉入冰窟,她为了读书不惜以婚姻为代价,对于一个酷爱读书的人来说,生活在浩如烟海的藏书楼而不得一读,无疑对钱小姐是异常痛苦的折磨,她终日郁郁寡欢,不久怅然而逝,她在婚姻很不自由的时代既不看重钱也不看重势,只想借着婚配来多看一点书,总还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二、分享阅读体验
过渡:我认识的孩子中,没有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在阅读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学生观看视屏)
阅读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接着我们来看看大家最近都在读什么书(展示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营造活动氛围。话题是从学生的阅读生活中提取的,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也愿意倾听,同时能够与第三单元的名著阅读“怎样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联系起来,进行延伸。
主问题:为什么要多读经典
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在阅读中烦恼的事也不少,(PPT展示,罗列出10件苦恼的事),这两个问题是大家聚焦度最高的烦恼,请看大屏幕:
话题一: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
话题二: 你觉得图画和读文字各有什么长处和局限性?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点评引导。
【设计意图】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营造活动氛围。话题是从学生的阅读生活中提取的,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也愿意倾听,同时能够与第三单元的名著阅读“怎样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联系起来,进行延伸。
小结:齐读曹文轩老师关于读书的经典语录:
1.要读书就读好书,读经典。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读有价值的书。什么是经典,就是穿越了时空的书。读书不在多,在精。老子、孔子、庄子读的书都不多,但他们都读了一本大书:天、地、宇宙。
2.书分两种,一种是打精神底子的书,另一种是打完精神底子之后再读的书。今天的孩子不读什么经典了,因为有太多好玩、搞笑的东西,阅读环境的改变影响着孩子的阅读取向。最近几年滥用一个词“快乐”,其实快乐不同于快感,快感有戏剧快感,也有悲剧快感。一个人没有悲剧感,没有悲悯的情怀,他的成长是不健全的。
3.书是有血统的。我们要读高贵血统的书,人有人脉,山有山脉,文有文脉。没有文脉,何有流淌;没有流淌,何来表达。鲁迅是书是高贵的,老庄等古代圣贤的书是高贵的,这些书能照亮孩子的成长。
【设计意图】
1.分享个人阅读经验,借鉴别人的成果,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激趣活跃课堂气氛,起到“润物无声”的导向作用。
2.曹文轩老师说过当下的孩子处在没有引导的浅阅读中,浅文本满足的是他们浅层次的快乐。这种流毒有时需要一辈子去纠正,因此在保证他们阅读快乐的基础上,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品味。这堂课,让学生思考和回味,在谈论、倾听和反思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老师推荐阅读的书目
《人民日报》:35岁之前不应该错过的27本书。
【设计意图】 阅读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知道读什么。读书很重要。但是,我们却面临着许多蛊惑人心的书,充斥着低俗的快乐的书,这些混杂在好书中,甚至被惟利是图的经销商美化成经典,迷惑我们的孩子。缺乏判断力的大众,成为坏书的牺牲品,因此在这样一个流行读物泛滥而阅读质量不高的时代,读什么书比读书更重要。
老师小结: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不仅悟到好的读书经验,而且也解答了心中的一些困惑,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少年正是读书时,同学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正如鲁迅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读美文,写佳作,从现在开始吧!
【补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