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正负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能分析、体验大师的正负变异作品,初步了解正形和负形图底转换、形的重复、多形组合等构成方式的设计原理,并尝试用类似的方法设计有趣的图案。
2、过程方法:通过激趣导入、欣赏、体验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欣赏、尝试分析并运用正负形构成原理进行简单的设计。
3、情感态度:使学生能感受正负图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独特的艺术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大师作品,感受正负图形的艺术魅力。
难点:学生对正负图形图式的创作尝试。
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正负形训练游戏使学生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这类美术作品,并且能够应用身边的媒材进行创意,设计出有趣的图形,拓展学生的直观想象空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教师自我介绍:我姓“黄”——板书
——转化为图形——复习形底关系——揭题《正负图形》出示图形:“黄”。一般情况下,“图”即是正形,“底”为负形,但有时却可以相互借用。
二、分析讨论,探究方法
1、出示太极图——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时期就已经感受到了正负图形的美妙之处:教师边画边讲:
2、利用万物相生的原理,设计出了太极图,你知道太极图最早样子吗?——阴阳鱼。
3、你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把它变化成其它的图形?
学生尝试,教师指导
4、作品展示:欣赏有创意的作品,指出它的巧妙之处,拓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