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而设计的。本课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融趣味、竞争、思想教育和能力提高为一体,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体验比较、探究释疑、自主学练等方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掌握技术动作,从而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
1.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新授课)
2.游戏:齐心协力兜接球
三、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篮球—《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本单元共安排4次课,本次课为第2次课(新授课)。
小篮球是一项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活动。投篮是篮球运动最基本的动作之一,投中的快乐是儿童学习篮球良好的心理体验,小学二年级投篮动作的学习,不过分强调技术的细节,应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注重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和体验运动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1、本课授课对象为我校二年级(3)班学生,共24人。他们学习态度端正,活泼好动,对篮球运动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身体力量素质较弱,因此,教学中利用自制的趣味教具和场地的多样变换,以及通过生动、形象地诱导性和限制性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动作要点,提高学生注意力,调节运动负荷,发展力量素质,使学生们体验进步、体验成功。
2、通过前一次课的学练,90%的学生基本掌握了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持球方法及准备姿势,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方法,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5%的学生能够做出蹬地、伸臂动作,其中75%的学生能够做到全身协调用力将球投出,完成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完整技术动作。
3、发展目标:发展学生投篮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及上、下肢力量。
4、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以及学生合作与竞争的意识与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蹬地、伸臂
教学难点:全身协调用力
六、单元计划
本内容单元计划共设置为4课次,本课为第2次课;
教学资源:
1、场地:小篮球场
器材:篮球24个、彩带一条、呼啦圈7个、彩布6块、录音机1台
教学效果预计和本课特色:
教学设计意图
1、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队列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开始部分使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通过队列练习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强组织纪律性,强化课堂常规。】
2、准备部分
(1)游戏:游龙戏珠(音乐:《男儿当自强》)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器材,一球多用,通过“游龙戏珠”游戏,改变传统而死板的慢跑模式,变换跑动队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起到热身作用。】
(2) 自编篮球操(音乐截曲)
【设计意图:将球性练习、运球、侧滑步、传球、突破过人等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融入一套自编篮球操中,既增强了学生对篮球知识的了解,也达到了热身及熟悉球性的目的,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3、基本部分
(1)自由转球、抛(投)球,体验对比站立与坐姿抛(投)球动作,体会蹬地发力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转球、玩球,来充分感知篮球,并通过体验站立与坐姿抛(投)球,来引导学生说出并体会蹬地、发力动作,从而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蹬地、伸臂动作要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投球过彩带→投球入呼啦圈→投真正的小篮筐
【设计意图:先是让学生练习投过一定高度的彩带,充分体会“蹬地、伸臂”动作要点,体验“投”的动作,进而再增加难度,不仅要投过一定的高度,还要明确投达的目标,将球投入圈里,呼啦圈本身的魅力外加其更贴近篮筐的感觉,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形象地体验了“投篮”的动作,以此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逐步掌握重、难点,最终尝试投真正的小篮筐,完成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完整技术动作。】
设置不同高度的练习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身高、力量等个体差异,特将彩带和呼啦圈设有倾斜度,故有高低之分,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找到与自己身高、力量相仿的同伴,来共同选择适合的高度进行练习,这样使每个学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