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审计评价第三十八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财经法规及审计证据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界定和评判作出结论性意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性原则要求审计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切实地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以审计事实为依据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不附加任何主观成分客观地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程度和应承担的责任二准确性原则要求审计评价用语准确措辞应用恰当是非清楚明白界定责任明确以事实为依据少用修饰性语言切忌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或漫无边际高谈阔论任意发挥三重要性原则要求审计评价中必须突出重点即对与经济责任的履行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事项必须评价对经济责任的履行无重大影响的事项可较少评价或不予评价并就事项性质和数额大小来选择评价的重点四谨慎性原则要求审计评价中坚持稳健谨慎的态度对非审计事项不评价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或超出任期内法定经济责任范围的事项不评价对审计证据不足的事项不评价对某些审计事项如一些失于偏颇的指标计划等要全面辩证地分析后发表意见五写实性原则要求审计评价集中对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已经发生的经济责任从性质程度直接与主管等方面加以确认对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