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学会用口头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学难点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教法学法】
教法:应用多媒体教学法、讲述法、比较法、引导启发法。
学法:运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法。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视频导入:教师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直有一个梦想,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
播放视频“孙中山先生讲演”。提问:孙先生的梦想是什么呢?孙先生的梦想实现了吗?孙先生梦想实现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怎样的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