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例1、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盘秤、适量的生活用品,如盐、口香糖等。学生每人准备一枚2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了解质量单位
1.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
2.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4.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介绍计量工具
1.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出示常见的秤,并结合教材第103页“你知道吗?”作必要的补充。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工具,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一)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1)课件出示以下图片。
(2)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3)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4)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5)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6)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1)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2)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重1克的黄豆。
(3)提炼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提取1克黄豆?
(4)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二)认识天平
1.看一看:
(1)出示天平。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
(2)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认识千克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1)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3)多请一些学生来提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觉。
(4)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重。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
(2)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1)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重量。在老师准备的其它物品中找出1千克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