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克和千克.doc

205阅读 | 8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克和千克.doc第1页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克和千克.doc第2页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克和千克.doc第3页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克和千克.doc第4页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克和千克.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你高我踮脚你矮我弯腰 上传于:2024-06-20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例1、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盘秤、适量的生活用品,如盐、口香糖等。学生每人准备一枚2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了解质量单位 1.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