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课本第100~103页例1、例2。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能根据物品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 、了解用称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教学难点:
在理解1克和1千克的基础上,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盘秤、课件、2分硬币、500克/袋的食盐、1千克/袋的洗衣液等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初步感知。
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都去做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小丽和她的妈妈昨天也到超市去买东西,看看他们在超市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
出示课件:100页主题图。看看他们在超市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学生自主交流。
引出课题,克和千克
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感受新知,自主探究。
1. 认识克, 出示例1主题图。
(1)学生看看各个物品的分别是什么,并说说上面的重量,以及单位。学生活动,垫一垫,感受一下这些物体给你的感觉。引出“克”的认识,说出1克的重量。一个2分的硬币重量就是1克。学生掂一掂,感受一克的感觉。引出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
小组活动。猜一猜几粒黄豆约重1克。学生小组合,动手掂一掂,做好猜测记录。
用天平实际测量,看看哪组估测的最准确。给于表扬。
(4)巩固克的认识。课本第101页的做一做。
(二)认识千克 1、学生动手掂一掂准备好的洗衣液,面条等物体的重。说说自己的感受。感觉比较重,引出“千克”,千克是用来表示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
2、你知道1袋食盐有多重吗?看!包装袋上写着多少?(500克) 3、2袋食盐合起来有多重?(1000克)你是怎样算的?(500克+500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