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1.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初步学会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判断与计算。2.了解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兴趣和探索精神及热爱科学的情操。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陆地地貌的五种基本类型及特征。2.教学难点 :海拔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三、 教学准备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示意挂图或投影片。2.“地貌类型”挂图或投影片。四、 教学过程 新课开始前,先播放“地球表面形态”教学录像或投影片,如无条件,可用“地形地球仪”替代。然后教师提问,我们在地球表面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积有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有一个固体外壳,称为地壳。地壳的平均厚度有17千米。地壳有一个很不平坦的表面,具有很大的高低起伏。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有海陆分布,有陆地和海洋,即高起的大陆和深渊的海底。而且陆地表面和海洋底部的形态多样,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如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