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句子比较,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惟一慰藉,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2、学习课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并唤起学生与课文的共鸣。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第9节,进而体会“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课下都是玩什么?(玩电脑,看电视,打篮球等)听得出,同学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可是,在一百多年前的南方乡下,却什么都没有,那乡下的孩子们会有怎样的乐趣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文学大师茅盾先生的散文《天窗》,去感受他童年的乐趣。
2、板书课题。
3、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具体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回忆一下,什么叫天窗?(出示课件2)乡下人为什么要开天窗?
二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过渡: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几许阳光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茅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