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之源》教案
课题
《西方文明之源》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增强对于文明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于文明的继承与发扬。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就的突出表现。
重点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成就的突出表现。
难点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要文明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没有希腊和罗马奠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 —— 恩格斯
自主学习课本P24—26页,你赞同恩格斯的观点吗?请结合书本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谈谈对恩格斯的观点的理解
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讲授新课
出示课本图《雅典学院》思考:猜猜下幅画上有哪些著名哲学家?他们在做什么? 放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动作,猜一猜: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现在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这些古希腊的名人,探寻古希腊文化的历史足迹。选择你喜欢的名人,学习和搜集他们的故事或者成就并与同学分享,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
画面描绘了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展开激烈的争论和研究的场景。大厅的中心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谈,前者用手指着天,后者用手指着地,表示对问题的看法不一。其它人有的在激烈争论,有的在暗自沉思,有的在分析问题,还有的在教学生。
整个画面充满浓厚的学术探讨和争鸣的气氛,反映了古希腊人善于思辨、辩论的传统,使希腊成为西方哲学的故乡。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你怎样理解这句名言?它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你知道阿基米德的哪些发明或者名言吗? 亚里士多德的贡献?
阿基米德,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
阿基米德螺旋是一个装在木制圆筒里的巨大螺旋状物,用来把水从一个水平面提升到另一个水平面,对田地进行灌溉。
看完了自然科学文明来看一下古希腊的人文科学成就。
古希腊的文学包括哪些方面呢?
出示希罗多德的相关资料,思考:他身上有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希腊波斯战争史》简称《历史》,是欧洲第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希罗多德为了探明历史真相,足迹遍布古希腊、北非以及西亚地区。在他的书中,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年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他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叙述历史的人,他这种以历史为中心的记事体系,成为欧洲历史著作的正规体裁。所以希罗多德被称为西方历史之父。
阅读教材P24—26页中的内容,大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重点部分画线,疑难问题做好标记。
柏拉图倡导“理念论”,而亚里士多德则力主“实体论”,亚里士多德坚信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自己的恩师的错误观点。
做学生应不畏权威,敢于超越。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
《荷马史诗》
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阿伽门农》
喜剧:《阿卡奈人》、《骑士》、《和平》、《鸟》、《蛙》
自主学习约15分中后,小组内交流,如小组内对某一问题有异议的进行提出,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