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搭支架 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1、本课在教材单元中的位置
本课是首师大版四年级第二学期《设计与制作》单元第18课《搭支架》的第二课时。本单元教学立意给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结构力学、材料力学、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及进行设计与制作奠定基础。本课是在第一课时学生通过自己搭建支架的活动,发现稳固支架和活动支架的一些特点,了解一点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基础上展开的,重点探究纸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本课为学生后续学习,动手实践制作打好基础。
2、本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重点探究纸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教材中安排的是做纸凳活动,一是研究纸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二是用报纸设计制作能承受5千克重的凳子。相对于四年级学生无论从知识储备上,还是动手操作上难度较大,为了学生能更好的通过实践探究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再设计。
我针对学生学习现状设计了搭纸桥活动。搭纸桥活动共设计为三个小活动。第一个活动——折桥墩,通过运用16开纸制作立体造型并进行承重实验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认识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大小也不同,并比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