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心既到矣,( )?
A.眼口岂不到乎 B.心眼既不专一 C.眼口岂不到矣
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敏而好学。( )
A.优点多 B.喜好 C.容易
3.学而不厌。( )
A.满足 B.厌烦 C.憎恨
4.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
A.流动 B.流水 C.等级
5.“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下列词语中“恒”的意思与这句中的意思一样的是( )
A.永恒 B.警世恒言 C.持之以恒 D.恒星
6.“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插入下列语段中的( )前语意最连贯。
A.苏轼年少时曾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B.其父苏洵看见后,却担心他小小年纪狂妄自大,自满不前。
C.于是,苏洵把对联改了一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D.苏轼见了,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更加发愤读书,终于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学而不厌(满足) B.随意春芳歇(休息)
C.地履其黄(踩,踏) D.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
二、填空题
8.会认
给下列生字注音。
诲(_____) 矣(_____)
岂(_____) 窥(_____)
9.写出带有下列部件的字,再组词。
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甬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
最佳用脑时间
①最佳脑时间,就是我们的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刻。在这段时间里,大脑接收信息、整理信息、贮存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效率比其他时间都高。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学习和创造,取得的效果会比平时更好。
②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说,一天里早晨的阳光最好。但是,实际上,“最佳用脑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一到了夜间,脑细胞就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十分活跃,精力高度集中,工作效率极高。大多数作家都习惯夜间挥笔。鲁迅先生白天会客、看报纸,到了晚上就开始写作,常常写到第二天的一两点钟。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习惯通宵写作。巴尔扎克则更独特,他吃完晚饭就睡觉,在午夜起床开始创作。许多人的美妙作品往往都是夜间工作的产物,有的作家甚至将书的名字取为《灯下集》《月下集》《书海夜航》《燕山夜话》等。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大脑在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比如诗人艾青就喜欢在清晨写诗,作家姚雪垠和数学家陈景润习惯在凌晨三点起床投入工作。
③总之,不同的人,大脑活动的特点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在一天里的思维效率也是不同的。就记忆来说,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的效率比较高。因为在清晨,大脑里没有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在晚上记的东西比较牢固,因为它不再受新的学习材料干扰。因此,选择清晨和晚上的时间读书、背诗、记单词是比较适宜的。我们找到了自己大脑的活动规律,就可以利用它更好地学习和创造,以求在单位时间内做出较好的成果。
④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不宜长期夜间用脑,但偶尔在情绪激动、大脑兴奋的状态下间断地干几次,还是可以的。如果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昏昏欲睡,还硬用刺激神经的办法去学习,不仅效果不好,还有损健康,不宜提倡。
⑤所谓“用脑时间”问题,从广义上讲,有一层意思,就是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佳用脑年龄区。这个时期大脑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创造能力及对信息的自觉调节能力最强,容易产生创造的冲动。因此可以说,在一天中的最佳用脑时间内和一生中的最佳用脑年龄区里,勤奋地学习和创造,是人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10.根据阅读所得信息,依次填入句子中的“_____”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晨或白天 ②夜间 ③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刻 ④青少年 ⑤中老年
从理论上看,人的最佳用脑时间是_____;从广义上看,人的最佳用脑年龄区是_____。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11.第②段中列举《灯下集》、《月下集》等书名旨在说明( )。
A.一日之计在于晨
B.许多人的美妙作品往往都是夜间工作的产物
C.夜间工作效率极高
D.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感到昏昏欲睡,就说明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应当及时休息
B.绝大多数人的大脑在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
C.同一个人的“最佳用脑时间”是固定的
D.调整“接收信息”“整理信息”“贮存信息”“输出信息”的顺序,不影响表达效果
13.用“ ”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14.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老师一般会要求学生晚上睡觉前和清晨起床后练习背诵,这是为什么?注意梳理文中的相关信息,分点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①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甲]“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乙]“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会疑惑。”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