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重点)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难点)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课件。
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猜谜。(出示课件2)
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哪天不出工,准是下雨或刮风。
提问:谜底是什么呀?(太阳)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关太阳的知识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太阳吧。(板书:太阳)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课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习生字。(出示课件3)
摄 氏 殖 粮 炭 区 杀 菌 疗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殖—值 炭—碳
组词识记:摄氏度 粮食 地区 杀菌 治疗
(2)教师指导易错字的正确书写。
“摄、殖、粮”都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摄”:右半部分的第一个“又”的捺要变成点。
“殖”:右半部分“直”的里面是三横。
“粮”:左半部分“米”末笔捺变点,避让右半部分的“良”。
“炭、杀、菌”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下部分的比例。
“炭”: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菌”:“禾”的末笔捺变点。
“区”: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生字新词,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为下面的环节做准备。
三、细读课文,交流收获
1.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学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太阳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
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与动植物生长、能源形成、自然气候变化、预防和治疗疾病等方面的关系。
学生交流,总结课文的基本结构。(出示课件5)
第1~3自然段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第4~8自然段是说明太阳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的结构。
2.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第一部分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
学生总结、汇报。(板书:特点——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
3.作者先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你们知道在文章中介绍传说的作用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介绍神话传说,能增加文章的神秘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找出第一部分向第二部分过渡的句子,并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句子承上启下,将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板书:关系密切)
5.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第二部分是“总—分—总”的结构,先写“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接着介绍太阳与动植物生长、能源形成、自然气候变化、预防和治疗疾病等方面的关系,最后用“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结束,前后呼应。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
2.熟读课文,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掌握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夯实这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还能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拓宽视野,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导入这篇课文时,教师采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效果良好。
1.复习生字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课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并为本节课的授课打好基础。
二、学习第1~3自然段,品味说明方法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太阳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的?在这三个自然段中找出相关语句。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7)
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句子,读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