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设计 (4).doc

128阅读 | 4收藏 | 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设计 (4).doc第1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设计 (4).doc第2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设计 (4).doc第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牵手白头挽手到老 上传于:2024-06-19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受梁祝的真挚爱情及对封建势力强烈的反抗精神。 (二)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八相送》。了解两部作品的关系,学习用音乐要素分析音,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三)了解协奏曲、奏鸣曲式等音乐知识。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这首曲子有一定的了解,但仅限于主题,因此爱情主题可以让他们直接演唱,引起兴趣,其他音乐知识要在欣赏时重点讲解。 3重点难点 能够感受、体验《梁祝》的音乐情绪,并能体会音乐中的结构和音乐中表现的要素。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猜一猜 国人称它是“我们自己的交响乐”,被西方称作“《蝴蝶的爱情》”,知道这是哪部作品? 活动2【讲授】新课 学唱主题 活动3【讲授】作品介绍: 作品于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了解协奏曲的概念,听辨乐曲中出现的乐器音色,说说梁祝的故事,乐曲旋律来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