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掌握协奏曲定义、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以及曲作者。
3.通过 对 比 节 奏、速度、力度,以 及 乐 器 的 演 奏 技 巧。感受音乐 的 表现手段从中获 得 情 感 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4.欣赏、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2学情分析
小提琴协奏《梁山伯与祝英台》选 材 于 我 国 家 喻 户 晓 的 民间故事,以 越 剧 中的曲 调 为 素 材,综 合 采 用 了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进行创作的标题性音乐。这首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交响乐作品,在国内外均引起了良好的反应。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材将作品放在“音乐故事”这一单元里面,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与故事的关系。采用分段聆听、对比聆听的方法,分步骤地解决乐曲中需要学生聆听和了解的内容,然后再用一个课时让学生完整聆听乐曲,以解决学生长时间聆听音乐的疲劳感和茫然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的欣赏之中。
3重点难点
1.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内涵,掌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体旋律。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2.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组织教学
播放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画,让学生初次感受主题音乐。
活动2【讲授】二。新课教学:
1.导入:“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二。新课教学 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个动画短片的音乐吗?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2.教师设问:有谁了解《梁祝》这个民间故事?试着给大家讲述一下。(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被列入世界名曲,被称作(蝴蝶的爱情)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又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设计目的:1。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乐曲。2.相关知识:(教师讲授,出示多媒体课件)(1)教师简介《梁祝》在世界上的影响及地位: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中国听众被誉为“我们的交响音乐”。外国听众也认为乐曲是一部“非常迷人和神奇的音乐”,“最美妙的旋律”。 (2)曲作者简介:何 占 豪 : 浙江人。 主 要 作 品:小 提 琴 齐 奏 曲《 姊 妹 歌 》, 弦 乐 四 重 奏 《 过 节 》,交响乐《刘胡兰》,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 陈钢:作曲家,上海市人。主要作品:《着塔什库尔干》、交响乐《屈原》等。 (3)知识点讲解: 协奏曲: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它是充分发挥某种独奏乐器演奏技巧和鲜明个性的音乐作品意大利原文是“竞奏”。 3.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这部作品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课件曲式结构图)略 设计目的:让学生初步对相关资料的了解,有助于下面的欣赏下面,欣赏《梁祝》的主要部分音乐。
活动3【导入】引 子
一.(播放课件)教师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什么乐器模仿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 (学生欣赏后回答) 明确:长笛模仿鸟叫声,演奏出美妙的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活动4【讲授】呈示部
1.爱情主题音乐(播放课件) 教师设问:爱情主题音乐在这部分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学生欣赏后分小组讨论回答) 明确:在竖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淳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也是小提琴与大提琴第一次竞奏。 [这部分出现的爱情主题音乐有三次]: a.第一次是小提琴的独奏。b.第二次是大提琴和小提琴演奏。c.第三次是乐队全体合奏。 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2.副部主题(播放课件)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教师设问:这一部分的音乐节奏与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