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与审美: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从学习书法中懂得一些道理,如:“勿以善小而不为”、“一笔一画学写字 一生一世做真人”。养成姿势正确的书写习惯。
体验与发现:体验点画练习的乐趣,发现点的书写方法。
欣赏与评议:能对字的笔画和结构发表简单见解,初具书法作品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点的基本写法,注意“双姿”。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点画的变化。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动画片:检查学生写字用具的准备情况,学生摆放好写字用具。
一、组织教学。
课件播放:《写字歌》及手操,学生跟着播放的课件唱《写字歌》、做手操。
二、复习。
1、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笔画好比建筑中的砖瓦、音乐中的音符,虽然很简单,但却是基础。硬笔楷书笔画运笔要注意“轻重、快慢”,用笔有轻重,笔画就有粗细的变化,运笔有快慢,线条才能体现出韵律美。
(板书:运笔:轻重、快慢)
2、我们已经学过四种基本笔画,它们是:横、竖、撇、捺。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书写,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3、简评学生笔画用笔的优缺点,即有无轻重、快慢之变化。
三、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硬笔楷书的笔画写法——点画(板书:点)。
2、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王羲之一“点”救死“鹅”》(课件)
一天,王羲之骑着骡子从一家寺院门前经过,但见寺院墙外围着许多人。原来大家都在议论墙上写的一个大大的“鹅”字,这是寺院里一个和尚写的。有一个人说:“这个‘鹅’字写得倒像鹅,可惜是死的!”
王羲之听了,便朝墙上望去,那个“鹅”字果然少了一点,像一只鹅伸长脖子想引吭高叫,却又断了气,是死的。
他立即翻身下骡,看见路边有一块水田,就走过去,抓起一坨泥巴,往墙上扔去,这泥巴正好沾在“鹅”字那一点的位置上。
“鹅活了!”“鹅活了!”人们先后惊叫了起来,当人们回头去找扔泥巴的人时,王羲之骑上骡已走远了。
寺院里的那个写字的和尚听到门外的吵声,赶忙跑出来。他认真地细看了一番,不禁感叹:“整个‘鹅’字就是那一点最好。”
人群中有位老石匠,听和尚这么说,便立即取出凿子和锤子,把这个“鹅”字刻在墙上,让后人观赏临摹。后来这个故事传来传去,就传成了整个“鹅”字都是王羲之写的。
3、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是所有笔画的开始,也是所有笔画的浓缩。因此“点”是写好其他笔画的基础在书写结构组合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点的种类:
楷书中的点丰富多彩,有侧点、垂点、挑点、撇点、长点等。点的形态虽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顾盼生情,最为传神。因此,点要写得圆满精致,或象高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势猛力足;或象苹果中的内核,浑厚圆润。
1、斜点
A、讲解:因点取侧势,故叫侧点。写法是落笔要轻,向右下45°按笔,再顺势斜下顿笔,然后笔尖向左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线条由细到粗,颜色由浅到深。
B、示范(板书:斜点 头、主、羊)
2、垂点
A、讲解:因形似垂露,故叫垂点。写法是由轻到重,从右至左下呈15—20°,再顺势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笔,然后笔尖向右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由细到粗,由浅到深。
B、示范(板书:垂点 小、心、性)
3、挑点:
A、讲解:形似挑画,但比挑画短小有力。写法是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