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

85阅读 | 3收藏 | 1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1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2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3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4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5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6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7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8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9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10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11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12页
汉语言文学论文-姜夔词的清冷悲凉.doc第1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渔樵 上传于:2024-06-2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姜夔词的清冷悲凉 目 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 9 ) 姜夔的词………………………………………………… ( 9 ) 二、 姜夔词清冷悲凉的体现…………………………………… ( 10 ) (一)清…………………………………………………………  ( 10 ) (二)冷………………………………………………………… ( 12 ) (三)悲凉……………………………………………………… ( 14 ) 1、人生际遇…………………………………………………… ( 14 ) 2、忧国忧民…………………………………………………… ( 15 ) 3、旧情之忆…………………………………………………… ( 15 ) 三、结语 ………………………………………………………    ( 16 ) 注释 ………………………………………………………… ( 17 ) 参考文献……………………………………………………… ( 17 ) 英文摘要、关键词……………………………………………… ( 19 ) 姜夔词的清冷悲凉 摘 要:姜夔词以他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这与他大量使用清冷意象群有着密切的关系。白石在词中使用清淡、冷凝的意象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心灵,这些意象与白石的心灵水乳交融,互为一体,充分表达了词人悲凉的心境,意象与心灵的交融充分体现了白石词抒情方式的悲凉性、情景设置的交融性和语言风格的清冷性。 关键词:白石词;意象;清冷 一、姜夔的词 姜夔自幼就收到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时便以诗词闻名于世。他的词风格鲜明而独特,不趋于时弊,匠心独运,在南宋词坛独树一帜,既不同于婉约派的悱靡缠绵,也不同于豪放派的慷慨豪迈,而是另立一宗,形成了著名的白石体。南宋末年的张炎在《词源》中评价:“姜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1]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也说:“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2]刘熙载《艺概》认为:“姜白石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3]从这些评价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石词中蕴含着一种悲凉、清虚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白石用“清苦”的字眼、“清冷”的物象和“悲凉”的心情所呈现出的一种艺术境界和审美效果,也是词人心灵的表现,而且,进一步彰显了整个作品的风格。如《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此词是白石词特有的清冷意象的代表作。作者用一种萧条、荒凉的意象来表现环境的清冷,以昔日扬州繁华的美好景致来对比现实的凄凉境界,增强了今日扬州城的破败和萧条,“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冷月无声”这些清冷物象所构成的凄凉图景,与杜牧笔下昔日的繁华景致相对比,衬托出词人所见那片荒凉、凄静的冷境。 二、姜夔词清冷悲凉的体现 “清冷”即是指姜夔词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清雅、幽冷、飘渺、纯净而不含渣滓的艺术境界。可以从“清”和“冷”两个方面予以分析,进而从展现姜夔词和人悲凉一生的深层原因。 1.清 姜夔词“清”的一面,可以从恋情词之“清”。记游写景之“清”,酬赠词之“清”及运用语辞之“清”来体会。 恋情词,从《花间词》开始,就以软媚浓艳为主要特征,到温庭筠、柳永的时候更以绮艳香泽为能事。而姜夔的恋词情词却一洗花间、温柳的艳媚,以一己之“清”气称誉于词坛,如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4]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解连环》)[5] 上述诸词,无一语涉及淫靡,无一言显出软媚,而是在浓浓的思念中透出一缕淡远纯真之真情,给人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新肃穆之感。白石的爱情词清新婉转,犹如出水芙蓉,亭亭可爱,让人赏心悦目。 再来看一首姜夔写景记游之词。 浣溪沙(己酉岁客吴兴,收灯夜阖户无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记所见) 春点疏梅雨后枝,剪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密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这首词写的是元宵收灯之夜,白石与友人俞灏同游记行之作。“春点疏梅雨后枝”,梅花已经是高洁之物,春雨更是润物细无声,适时而至的春雨,将疏疏的梅花浸润之后,该是多么清新可人的景象啊。“剪灯心事峭寒时”化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李商隐这首词向来为人们所欣赏,原因就在于诗中所反映的浓厚、真挚而清纯的友情。“春点疏梅雨后枝”是景语,凸显“清”;“ 剪灯心事峭寒时”是情语,亦是“清”;而整首词就是在这一片“清”气笼罩下流露出一缕轻松,愉悦之情,自然而纯真。 在姜夔80余首词中,郊游酬赠词就有5首。郊游酬赠词最易流于俗气,甚至谄媚,而姜词则独具“清”气,试看其《石湖仙 越调寿石湖居士》 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容与。看世间、几度今古。 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见说胡儿,也学纶巾欹雨。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 这首词是姜夔的自度曲,专为范成大贺寿而作。词牌名以范成大的号“石湖”缀以一“仙”字购车,显出一派清逸脱俗之气。松江是范成大出生及退养之地,是烟云缭绕的清秀之地,是乃“地清”;“千古三高”指范蠡,张翰,陆龟蒙三位高洁之士,是乃“人清”。清朗秀润之地,自是“游衍佳处”,亦是高洁清秀之是湖居士的写照。石湖退隐,似飞鸟浮云,自由自在,人间世事与我何干,唯有这眼前的绿荷红莲惹得我心生怜意,笑看人生百态,只觉一阵清爽之气扑面而来。范成大众所周知,乾道六年,出使金国,经历是何等艰险不凡,品格是多么的高洁傲岸,自然是丰功伟绩不胜枚举,但是在姜夔笔下,却只以“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淡淡出之,并没有用浓重的笔墨大肆渲染,而一缕清新俊爽的菊花香已经沁入心脾。即使是篇末最易陷入媚态的祝语,姜夔也处理的非常妥当:“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以槐府推测石湖之即将被擢升,显得清雅而真挚。全篇没有一句涉及阿谀奉承,而是完全以翰墨交谊的身份,紧扣对方的生活经历,由当前追述往昔,再折返现实境况,而收结到预测来日。全词通过具体意象,着重展现友人不迷恋富贵的雅洁风姿和不辱使命的坚定情操,微含激励进取之意,可谓清雅有致。 在遣词用字上,姜夔明显表现出对“清”字的偏爱。在87首词当中,“清”字共出现13次,甚至在《翠楼吟》和《湘月》中各出现两次,分别是尘清、清愁和清景、清境。不仅如此,姜词中还有很多以清组的词,这些词语当中有描写景物的尘清,亦有清苦、清愁的情感描写,更有清风、清夜、清寒的意境描写,无不体现出姜夔词的“清境”。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恋情词,酬赠词,记游词,写景词诸种题材方面,还是在运用语辞方面,都显现出一种清婉窈渺。空淡深远的特点,这种以清虚为体的风格,一言以弊之,就是一个“清”字。 但是,为何姜夔对“清”这种美感有如此偏爱呢?显然这与他狷介清高的个性是紧密联系的,是他的情感与人格的反应。以风格即人格来评价姜夔词,甚是恰当。 姜夔三十余岁时,在湖南结识了诗人萧德藻,萧氏十分赏识姜夔的才华,以侄女妻之,并携之寓居湖州。萧德藻是很重名节,有品德的诗人,杨万里曾经称赞他文学才华有千古之风,气节有高洁傲岸之清。姜夔与之相依达十年之久,自是深受影响。后经由萧德藻介绍,姜夔袖诗谒见了当时诗坛名宿杨万里,又得杨万里引见范成大,与杨万里,范成大皆交游。杨范二人都是品德甚高的诗人政治家,对姜夔的为人也会产生影响。另外,叶适,朱熹,辛弃疾等人与姜夔都有朋辈之交。姜夔才华出众,诗,书,乐,画均为所长,虽然屡败场屋,不得不寄寓与人,却没有像一些文人那样阿谀奉承,谄媚献好,以文字干谒公卿,而是甘于清苦的生活。在他情甚骨肉,相依长达十年之久的好友张鉴卒后,生活每况愈下,死时至贫不能殡,得生前好友吴潜之力才能下葬。然而,他的同代人却说,白石道人才气斐然,笔力足以扛百斛之鼎,贫穷却不失高洁傲岸之气。由此可见,姜夔绝非摇尾乞怜于豪门的无行文人,而是耿介狷洁的清高之士。以此种高洁清隽的品性为词,自然会散发出缕缕“清”气。 2.冷 姜夔词除了具有“清”的特征外,还有“幽韵冷香”之评:“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6]。刘熙载之评语着重的是白石词的内质美,刘以“在乐则琴,在花则梅”来比拟白石词质,与上述白石的“清”的风格有相同之处,即白石词的内在风骨是清雅的,有内美的,就像梅花的高洁品质一般。而在本文当中所试图要说明的是,白石词不仅具有“清”的梅琴般的内美,同时,其表现出来的意境,塑造出来的形象,具有“冷幽”的特点。“清”为内质,“冷”为色调,氛围。 白石词的“冷”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种题材:咏物词,感伤情事词,感伤身世词。 咏物词。刘熙载说“在花则梅”,那我们就来看他的咏梅词《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沉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此处的梅花是作为背景出现的:旧日皎洁的月光下曾多次梅边吹笛,其清雅风范可知。“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折”在清寒幽静的月夜里,与心爱的人同摘梅花,此种雅致无论从意境,还是氛围上看,都带有明显的冷幽清寒。“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眼前的美景竟使何逊这样的咏梅大师眼前有句道不得。“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此时方进入咏梅正题,但与以往咏梅词多从体貌姿态着眼不同,咏梅而不提梅,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为全词增加了一份幽韵,而且姜夔将侧重点放在了“冷香”上,尤得梅花之神韵。这与王安石那首著名的咏梅诗《梅花》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白石的这首词写梅花,不似他花百般争艳,竟吐芬芳,而只是幽居一隅,不畏严寒,暗吐芬芳,有内美而不事炫耀,无论从风骨上,还是在意境上,都不输于王安石。 如果说白石的咏梅词重在于清冷幽暗的意境中描写梅之高洁骚雅品质的话,则其感伤情事之词,是在清冷幽寂的境界中抒发词人别离的无奈与刻骨的相思。如《解连环》 玉鞭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上片追述了别时的场景和依依不舍的心绪,亦借恋人之口回忆了初会时的“幸福时光”,气氛总的说来还是比较和暖的。然而进入下片,便急转直下:“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窗外初停的夜雨,无疑使这分离的痛苦更加凄冷伤感。“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由于词人无法掌握自身命运,长期流寓江湖,此地一别,真有可能成为诀别。“空指蔷薇”表现出词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无奈。“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别离后的词人,在昏暗的水驿油灯下,由于相思成疾,竟然产生了幻觉:心爱的人并没有与自己分开。她就在眼前曲折的画屏跟前。可是就连这短暂的欢愉也很快失去了。“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从这首词所营造的意境上看,在冷幽的雨夜分手,在冷幽的屏底“见”人,在冷幽的水驿想见异地的情人,在冷幽的月光下幽幽而眠,无不为词人的相思之情染上了冷幽的色调。 此外,感伤身世之词,也被白石赋予了冷幽的色调,如《法曲献仙音》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月色下的岭上高阁,显得空静冷幽,词人在这幽静的环境下,“下瞰湖山”,很是写意,“树隔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然而,常年流寓他乡,却引发了词人的离愁:“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下片接着抒发这种思绪。“屡回顾。过秋风、未成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抒发的是孤寂冷落,无人能识之悲,而且“重见冷枫红舞”使得这份愁苦更为幽冷。“唤起淡妆人,问逋仙、今在何许。象笔鸾笺,甚而今、不道秀句。”《暗香》中“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是因为词人原本心情好,见美景心中既喜又惊,惊诧得无法下笔。而此处则因引发了思乡情绪,所以即使眼前有淡妆之佳人,亦难引起诗兴,反而“怕平生幽恨,化作沙边烟雨。”沙边烟雨给人以清冷飘渺之感,与词人幽怨凄冷的心境是十分相似的。词篇的景物描写构成了清幽微冷的意境,而下面实见的“冷枫红舞”与幻见的“沙边烟雨”则是凄冷幽暗的意境,由于词人心绪的转变,就造成了表现上意境之不同。 同样,“冷”的字样的运用在姜夔的词中也非常的频繁,如冷云、冷枫、香冷、夜冷、冷红等,而且多出现在词人的视觉体验中,这些都是词人幽冷凄寂之内心体验的折射。姜夔以冷香、冷枫、冷月、冷云等衰败、阴冷的意象群来营造幽冷悲凄的词境,表现出词人流寓江湖的凄凉悲寂,孤独无依的幽冷心境。 3.悲凉 姜夔词的“清”“冷”特征一定程度上不仅是其一生怀才不遇慷慨悲凉的写照,而且似乎注定了一个清冷悲凉词人的命运惹人生怜。从白石所营造出的幽冷悲伤的词境中,感受到词人心灵上的苍凉和凄婉,独特的清冷境界为其词开拓了新的审美境界,那么,为什么白石词会呈现出如此悲凉的境界呢? (1)人生际遇 姜夔的人生际遇坎坷崎岖,一生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辗转于扬州、湘鄂、金陵等地,频繁的奔波是词人有强烈的漂泊之感与羁旅之愁,心中自然升起一种悲凉之意。由此观之,词人自然而然的会运用悲凉的景物来构建一个与世隔绝的只属于自己的清冷世界来抒发自己的人生际遇。而且姜白石性格孤僻,张羽曾说白石为人“性孤僻,尝遇溪水清绝处,纵情深诣,人莫知其所入;或夜深星月垂,郎吟独步,每寒涛朔吹,凛凛逼人,夷犹自若也。”[7] 可见词人内心蕴涵着悲凉清冷的气质,从作者最开始的“波心荡、冷月无声”到最后的“数马奇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清冷的气息弥漫在每首词的字里行间,从外界向白石的内心渗透,又从他的心灵向外扩散,内外交融,形成了白石独具魅力的高标远韵。 也许正是白石坎坷的人生际遇造就了词人高尚的人格追求,身处南宋那个多事之秋的境遇,作为一介文人,一个纯粹的词人,虽然没有辛弃疾和辛派词人那样壮怀激烈的热烈情怀和愤世嫉俗的慷慨之气,但是他也不愿意与那些所谓的冠冕堂皇的主流派同流合污,以为那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给作者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疼痛着,深刻着。“废池乔木,尤厌言兵”,久远的战争依然在词人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阴影,面对昏暗无比的现实世界,仿佛被浓重的乌云所笼罩,找不到明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