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特有的森林建群树种,也是我国西北地区造林和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然而,青海云杉实生苗前期生长缓慢,结实较晚,实生种子园由建园到生产出可用种子需时极长,致使青海云杉良种苗木供不应求。目前,国内外正在尝试用大规模无性繁殖最好的杂交种和推行无性系造林,来增加可靠的遗传增益。本文针对云杉采穗圃营建和扦插繁殖关键性问题进行试验研究,为云杉无性系林业发展进一步拓宽道路。 云杉幼龄苗木发枝弱且少,大龄苗木上的枝条生根较难,是云杉无性系林业迅速发展的障碍。本试验对5年生和7年生青海云杉苗木进行不同的修剪,并配以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和不同浓度的激素(6BA和GA3),对其主干和侧枝上的芽进行处理,初步探讨了青海云杉采穗圃营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发展云杉采穗圃应该采用的相应的有效措施。处理后对青海云杉苗木各调查指标数据分析得出:去主干项和带有下部芽的侧枝的顶的修剪方式,较适合青海云杉采穗圃的建设和发展,对采穗母株总体发枝效果较好;修剪能够明显的增加新梢上芽的数量;对苗木进行主干上仅留3-6个芽的重剪,由于发枝过少而不适合应用于青海云杉采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