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4课 美丽的花挂毯 (表格式).doc

201阅读 | 7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4课 美丽的花挂毯 (表格式).doc第1页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4课 美丽的花挂毯 (表格式).doc第2页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4课 美丽的花挂毯 (表格式).doc第3页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4课 美丽的花挂毯 (表格式).doc第4页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4课 美丽的花挂毯 (表格式).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地狱天堂皆在人间 上传于:2024-05-29
   课题:《美丽的花挂毯》  学校 学科 美术 课题 美丽的花挂毯 教 学 状 态 分 析 教材分析: (1)教材位置:《美丽的花挂毯》是上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美术》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感受民间艺术”中的第一课。 (2)编排意图: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本课教学是小学美术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对学生拓宽视野,感受生活中的美、民间艺术的美、弘扬民族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3)教材主体分析:教材中所呈现的图案是以中心对称为主。为此本课的重点应该在中心对称图案上进行创作。学会运用对称性、装饰性等民间艺术特点来表现画面。“挂毯”的形式很新颖,能够很好的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学情分析: (1)现有基础: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的美术学习,在学习行为已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已经养成了较好的绘画习惯。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敢于创造的潜意识且已掌握了不少的美术知识,并有意识地在课余时间接触有关美术的知识,能自觉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2)学习的动力:学生天性喜欢动手、喜欢尝试、喜欢创造。中心对称图案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似乎有点抽象,但轴对称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