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品读一首诗歌——《使至塞上》,希望在这堂课上,大家能学的轻松,学的投入,收获多多,喜悦多多。
首先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吧:
1,理解内容。
2,赏析语言。
3,体会情感。
带着这三个目标,我们开始这节课的诗歌之旅。
二、合作交流,解读诗歌(38分钟)
(一)诗中事
高尔基有自传体三部曲,巴金有激流三部曲,我们也不妨来一个“朗读三部曲”。希望大家在每一次的朗读中都有不同的收获。
第一步: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咱们不妨先请一个同学朗读一下,谁先来呢?让我看看鼎新中学八年级四班同学的精神风貌吧!
正音。塞、候骑、燕然
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吧。
第二步:结合注释,再读诗歌,读出内容。
请大家在朗读诗歌的时候,仔细朗读每一个课下注释。因为在注释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和奥秘。读完之后,再谈一谈:诗歌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完后谈诗歌内容。
(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教师需要点拨引导:是什么人出使边塞?怎么去的?他去边塞做什么?他有没有到达目的地?)
读诗品诗,除了朗读之外,离不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