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 ,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与其他学派的主要思想成就
三、教学难点: 分清各学派的政治主张,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易中天先生的一段话“从孔子那里我学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设问:他们道底是什么人呢,会让易中天先生做出如此的评价?
师生:诸子百家
师:让学生据教材40页“相关事实”理解“诸子百家”。
讲授新课: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即各种思想学派。
过度“这些学派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设问:“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讲授新课:
师:指导学生从教材41页最后一自然段分析得出:百家争鸣的方式及其目的(学生自主学习一)
方式一:各学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
方式二: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
目的:提出各自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过度:现在来看看道家学派的老子。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自主学习二)阅读书本P38,完成下面的表格
老子
年代:
春秋末年
国籍:
楚国人
姓名:
李耳
创立学派:
道家学派
思想观点:
顺应自然;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重要著作:
《道德经》
地位: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师:现在我们用具体的实例来分析老子的观点
材料一: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2)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材料二:靠近边塞地方住着一位善于推测吉凶祸福的人。他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安慰他。他父亲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他父亲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祸患呢?”家里多了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安慰他,他的父亲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住在边塞附近的壮年男子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因战争而死去,因为他儿子腿瘸的原因,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
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过度:了解了老子,再看看孔子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位列榜首
(自主学习三)结合38-39页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孔子
年代
春秋末年
姓名
孔丘,字仲尼
国籍
鲁国人
创立的学派
儒家学派
政治、思想主张
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
2.以德治国
3.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教育贡献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
重要著作
《春秋》,言行记录在《论语》
地位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材料一: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马棚失火” 的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孔子的核心思想: “仁者爱人”,有爱心和同情心
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材料二: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苛政猛于虎”的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以德治国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