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掌握诗中重点字词,并疏通诗意;
(3)掌握叙事讽喻诗的特点。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培养学生独立欣赏诗歌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同情、怜悯情怀,关心农民疾苦的人。
3、过程与方法:
以“读”贯穿教学,有课前预习读、课中检测读,朗读指导读、示范读、齐读、分析品味读等,并通过课前预习指导以及课中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及探究、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同情、怜悯情怀,关心农民疾苦的人。
2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出身于农村,他们对平民生活略有所知,对农业生活也更是不陌生。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比较欠缺读懂一首诗歌的方法,他们对古典诗歌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深入的思考,更不能联系现实生活进行知性的阅读欣赏,需要教师的良好解读和巧妙引导来激发他们的阅读激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诗中重点文言字词,疏通诗文。
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同情、怜悯情怀,关心农民疾苦的人。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听有老师说,193班的同学个个都非常聪明,所以我今天要给我们班每一位同学表现的机会,让其他的老师看看,我们班的同学到底有多棒,好不好?同学们,你们基本上来自农村,是农民的孩子。那你们有没有到田地里帮着大人干过活?你们知道农民最忙是在什么时候吗?谁来给大家描述一下农民“双抢”时的情景。(一生描述)
“双抢”时节,农民抢收抢种,的确是辛苦劳累,但比起封建时代的农民,现在农民的生活不知要强多少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8课中《观刈麦》,一起来了解封建时代农民的生活。(出示幻灯课题作者)
活动2【讲授】释题、作者、写作背景、学习诗歌、总结主旨、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二、释题、作者(1分)
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标题,“观刈麦”是什么意思?(观看割麦子)
是谁在观看(农民)割麦子?(白居易)
白居易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出示幻灯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人称“诗魔”或“诗王”。由于“家贫多故”,十一二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六朝以来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写下了许多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追求诗的平易畅达,相传没有文化的老妪也能听得懂。
三、写作背景
(出示幻灯片背景)
《观刈麦》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官职不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映当时农村实际的好诗篇。
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
四、学习诗歌
(一)回顾预习:
课前让同学们预习诗歌,同学们还记得预习目的有哪些吗?(出示幻灯片预习目的)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二)检测预习:
(1)字词关: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包括字音和词义)并疏通诗文;(2)朗诵关: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理解关:《观刈麦》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步:“字词关”(3分)
首先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诗歌,并勾画出你认为较难把握的字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小组内还不能解决的,请小组代表待会提出来,我们全班一起来解决。
(小组代表纷纷提出疑问,全班一起解决)
还有什么疑问吗?没有了,那好,下面请同学们接受老师对你们的测试:
第一题:你能读准下列字音吗?
陇(lǒng)稚(zhì)携(xié)浆(jiāng)
饷(xiǎng)灼(zhuó)秉(bǐng)穗(suì)
敝(bì)曾(zēng)吏(lì禄(lù)石(dàn)
第二题: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并说出诗句的意思吗?(如果学生在质疑时提到了就不必再答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看来字词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学习“朗诵关”。
第二步:“朗诵关”(5分)
课前让同学们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I不知道同学们朗诵得怎么样?下面请同学们看到第三题
第三题:你能读准下面句子的节奏吗?(出示幻灯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你能读准下面句子的节奏吗?(出示幻灯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一生试读——师生评价指正
同学们,他节奏读准了吗?请看到正确的朗读节奏。其中有一句诗的节奏不一样,是哪一句?(最后 一句一四节奏,其余的是二三节奏)请同学们将这一句的节奏标出来。
总的来说,这位同学读得还不错,只是老师觉得还缺少了一点文言文的味道。我们知道古人是怎样读诗、读文的?是不是这样断断续续地读?不是,而是怎样读?(很有韵味地读)怎样才能读得有韵味,老师教大家一个方法:试着将停顿处那个字的音节拉长一点,渗透着感情去读,就一定能读出韵味。比如第一句读成”田家少闲月,五朋人倍忙”同学们来有韵味地读读这几句好不好?
(生有韵味地读)
读得真不错,还真读出了这首诗的ang韵
下面请同学们看到屏幕(出示幻灯片)
你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这整首诗歌吗?
我想请三位同学上讲台来读,一位同学从“开头——但惜夏日长”,一位同学从“复有贫妇人——拾此充饥肠”,还有一位同学从“今我何功德——结尾”哪三位同学愿意来展示自己。
其他同学在下面当评委,待会老师会请你们来评价。
(生读后)
同学们,这三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很好。掌声表扬。好,好在哪?不好,不好在哪?
通过刚才这三位同学的朗诵,以及同学们的评价,老师觉得同学们对于诗人的感情有了一些了解,而到底包含了哪些感情,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三关的学习“理解关”,让我们结合相关的诗句,通过理解诗歌,来把握诗人的感情。
第三步:“理解关”
1、整体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出示全诗相机出示段落大意)
同学们,如果让我们给这首诗划分层次的话,你是如何划分的?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分三层,分两层都有道理。联系标题“观刈麦”。我们就统一给这首诗分两层好不好。第一部分主要记叙、描写了诗人所观看到割麦、拾麦的场景,而最后三句则主要写诗人观后的所思、所想以及抒发的感慨。
可见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相机板书叙事讽喻诗)
2、赏析诗歌
(1)学习第一部分。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出示幻灯片)
我们知道这部分内容主要给我们描绘割麦、拾麦两个场景
通过这两个场景,我们感受到了农民生活的(辛苦、穷困)
你觉得哪个场景最能表现农民的辛苦?你主要是从哪一句诗看出来的?
师提示:“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让我想到了白居易写的另外一首诗《卖炭翁》中的一句千古名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位卖炭的老爷爷,在那么寒冷的冬天,只穿了一件那么单薄的夏衣,而他却希望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为什么?因为如果天气更加寒冷,他的炭就能卖到更高的价钱,这样他们一家人在短时间内就不会被饿死,这是多么纠结、矛盾、病态、不正常的心理啊,同样白居易《观刈麦》中的这一句也反映了丁壮一家人病态、纠结、矛盾、不正常的心理。在那样高温的天气下连续劳动却不知道炎热,同学们,你们在38度40度的高温下劳作最多能持续多久?(一个小时……)当你们累到汗流浃背、精疲力尽的时候,你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洗个凉水澡等)同学们,你们都很正常,都拥有正常、健康的心理,而这些农民为什么“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