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
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提出,要让初中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
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有鉴于此,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索设置了"故事时间" 初
中阶段历史课与故事关系紧密, 这个年龄自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通过讲故事能有效
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并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我在每节课专门设"故
事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党试从"无主题故事"到"主题故事"再到"主题故事结合个人观点的
讨论", 乃至自己做"小先生"整个过程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切入,小透着对学生史料束
理、综合判断等能力的培养与具栋,为形成探究学习能力做好铺垫
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初中教学目的, 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线索、 了解重要历史史实, 而"讲
故事"要讲得好,讲得清楚,就必须把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这本身就是一个梳理线索、处
理史料的银炼过程。而且,学生通过昕故事、讲故事、分析故事,能养成历史思维习惯,使
历史课走出"Wi"、“划"、*背"的误区,体会到自己是历史知识的体验者、质疑者、感司者-
具体实吹操作过程
首先,从初一开始每节课预鲜 5 分钟作为讲故事时间,由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讲一个历
史故事给全班同学听。之所以从初一开始,是因为能力培养是一个积淀的过程,需要时间,
而且初一学生最易被调动。 常常是初一满堂举手,同学拼命把手往你眼前伸,到初二举手就
变的少了,初三几乎没有。 所以尽早养戌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
二、初三就会有良好的课党氛围-
主讲人由全班集体推荐,当党推荐下一营的主讲同学〔约有 3 天到一周准备时间) ,
每次推荐最好不要重复, 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被推荐人有拒绝的权力,教师尽量鼓
局学生选择党试而非拒绝, 珍视同学们的信任。故事内容没有任何特别限制,只要是历史故
事,积极健康即可。作为奖励,每个讲故事的同学都将获得平时分数的加分,特别优秀的可
获得教师的小奖励,如,一块巧克力,全班也会自发的为其鼓党
学生都会觉和这事新鲜,为之兴奋, 会积极主动搜寻阅读各种书籍, 如《上下五千年》、
《历史名人小故事》 到 《故事会》、 《山海经》等。选取故事后反复热悉精心准备。但真正
走上讲台面对几十双眼畴时,往往再难重现课问神侃的风采。 要么照稿宣读, 要么两眼紧盯
地面或天花板,背课文般越背越快, 如果忽然忘了某个人名、故事环节、时间,就会顿觉紧
张,而且越紧张越想不起来,越想不出越紧张陷入窗境。 还有学生会不自觉地出现各种小
动作,或反复重复一些不必要的连接词。上述种种都是最初阶段常见的现象
这时,教师须提供大基帮助,有许多事要做。为学生寻找资料提供便利,帮助学生选
择故事【能在 5 分钟内较完整的表达清楚的故事为最好) 。同时还要抓住适当时机点拨应
变能力及表达技巧, 如突然起记时如何冷静处理自加其说,以及纠正学生在表达上的一些缺
点,如反复使用的口头禅,习惯性的动作等。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实菊"故事时间"已广为学生接受,成为他们非常期办的5分钟,成
为历史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学生不再胆层。此时教师开始对故事的内容提出主题要
求,即确立一个主题内容或人物, 连续几节课要求学生收集讲述相关内容的故事。如确立的
主题人物是曹操,则连续几节课的故事内容都要求是关于曹操的。
主题"可由教师选定, 也可由学生集体确定。 选择主题的基本原则, 一是资料收集容易,
学生有话可说,二是学生兴趣比较集中的人和事。例如,选择"浊操"就符合这两条。教师应
鼓励学生在讲述故事时加入个人的感情色彩, 在结尾加上个人的主观评述, 主讲人可以毛尊
自荐,也可以结合成小组推荐代表主讲,其他组员则帮助收集资料,小组问的竞赛,调动了
学生的积极性。每节课预定下节课的主讲人,以便学生准备。 因为要求所高了,讲述者可获
得双信的加分,讲还最好的小组可获得教师的一份小奖励,小组成员也可获得加分。 教师同
时提倡并鼓励小组成员以小品的形式演绎故事-这样既给讲述者加了担子 也扩大了参与面,
让全体同学都行动起来了。
课下的帮助包括,指点寻找资料的线索、联系图书馆借蔬,发动学生家长,指导上网
查询,提醒注意材料选择的实用性和效率,
另外还要对学生的一些自相矛盾或极端的观念、评价提出质疑,供全体学生思考讨论。
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同学们开始用自己的理解来看待故事中的历史,并形成了一定的历史
分析判断能力。
2 至 3 周后总结前一阶段的主题故事,专门抽出半节课或一节课结合已学过的课文来
讨论、评价,培养学生整理史料、综合判断、客观评价的能力。 如上过了三国友立的课,完
成了一个阶段主题故事"曹操"的讲述,请同学们评述一下,你认为草操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为什么? 可先小组讨论交流。
由于同学们听到、看到了大量关于曹操的故事和资料,很有自己的想法,因而课堂上
发言积极病跃,甚至常有争论。有同学认为草礁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和颁"屯田令"发展
有道, 有些同学认为曹操爱才,招贤纳士,特别是他对关羽的态度更可见一班; 有同学认为
间操骨子里是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