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年串讲资料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一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二公共政策学三个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具体来说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具体的个别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聚合体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政策系统对政策系统的研究应予重视的四个突出问题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有四种类型线性结构职能结构线性参谋结构矩阵结构政策过程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的设计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确定假设收集系统资料资料分析做操作性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一手资料的收集无结构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二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有内容分析法二次分析法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三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核心概念是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概念次级概念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和从属性概念它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不断深化的表现边际概念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古代中国政策研究的发展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科举制度四公共政策在西方的发展世纪前半期的历史条件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决策科学的形成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公共政策学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公共政策学的诞生公共政策学诞生于世纪年代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被称为是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并首次提出和界定了政策科学这一概念被人们认作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发展的初期阶段年代到年代初期在政策分析的定量方法和技术方面尤其是在系统分析运筹学线性规划以及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许多政治家日益重视政策科学的公共政策取向投身公共政策学研究五公共政策学的引进及其中国化公共政策学引入中国台湾早于大陆六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第二章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一公共政策的概念与内涵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基本内涵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二公共政策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三个初始条件或者说三个核心要素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三近代公共政策的转型或发展在四个方面的表现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中的公民参与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公共政策领域向社会管理方面的大规模扩展以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来保证政策质量四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一从内容特征上划分公共政策的内容特征指的是具有不同的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具体类型如下以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之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关系划分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将同一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角度划分战略策略战术依政策的社会内容进行划分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科技文化政策其他分类方法以一项政策谋求达到的目标数量为标准划分单目标政策多目标政策以政策主体决策时有无现行规范可遵循进行划分程序性政策非程序性政策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划分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以政策效果为标准划分物质性或实质性政策符号性或象征性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以政策协调社会生活的方式为标准划分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再分配政策由美安德森提出由美国学者洛维为分析纽约市人事任免而做的一种类型划分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以政策的结果是双赢还是一方所得为他方所失为标准划分零和博弈政策非零和博弈政策以同一政策的始创或调整为标准划分初始政策反馈政策内容构成以政策结果的可预测性为标准划分确定型政策如全国统考制度不确定型政策风险型政策建立股票市场竞争型政策以政策主体希望的行为选择的范围为标准划分鼓励性扩大性政策限制性政策以政策主体是否行为为标准划分积极性政策消极性政策改革初期对私企发展的不行动的政策以面向未来还是面向现实为标准划分能动型政策被动型政策二从形式特征上划分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是由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利划分和权利配置决定的具体类型划分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立法决策中国的人大决策和美国的国会决策国家元首决策总统制模糊半总统半议会制超级总统制这三类国家才存在总统决策行政决策六种类型的政治体制中只有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决策与国家元首决策的界限含糊不清司法决策执政党政策除了中国为代表的政治体制外其他体制中的执政党的政策不能直接成为公共政策依纵向形式特征上公共政策的类型取决于国家结构国家机构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单一制联邦制以决策者即公共权力机关的层级或纵向结构为标准公共政策类型可划分为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五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六公共政策的本质公共政策的认识论本质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政策与理论的基本关系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政策与实践的基本关系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或指导思想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政策的内容理论依据的不同造成政策的基本差别理论的正确与否决定政策的成败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都依赖社会实践政策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其目标和功能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七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八政策工具政策工具指的是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机制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九政策工具的类型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七分法八分法十政策工具类型学研究的意义缺陷完善根本意义在于政策工具的分类是政策工具的比较选择和配置的基础缺陷大多只适用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所使用的政策工具既有的政策工具分类过于重视正式有形的静态的政策工具而看轻甚至无视非正式的无形的动态的政策工具有些分类过于简括或过于庞杂有些分类则纯属主观臆想如何进一步推动政策工具类型学的研究重视政策工具箱的建设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路线使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化明朗化为政策工具的选择和配置奠定基础第三章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一政策系统的含义是指由政策主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将他们与政策客体政策环境联系起来的政策支持系统政策反馈系统等组成的有机整体政策系统的三大子系统主体系统支持系统反馈系统二公共政策主体一类型直接主体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其他直接主体某些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和军队领导人或军队执政机构间接主体次国家政策行为者跨国政策行为者全球性政策行为者二政策主体系统政策制定系统政策执行系统间接主体系统政策制定系统基本功能是认定政策问题确认政策目标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主持审议备选方案并最终进行政策抉择完成政策合法化程序并正式发布政策政策执行系统基本功能是为政策方案的实施做好准备有效实施政策方案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间接主体系统基本功能是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提出公共问题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影响并改变政策环境填补政策直接主体所无法达到的空间三政策网络的含义所谓政策网络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公共政策环境变的复杂和动荡的主要表现不确定性关联性模糊性动态性政策网络形成的原因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交换资源的需要结盟的需要追逐权力的需要协调的需要四公共政策的客体含义是指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或者说政策主体就哪些问题针对哪些人制定政策包括人事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政策问题从人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是目标人群受制约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五政策支持系统的构成信息传播系统是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基本功能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信息的加工与储存信息的传递政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或外脑通常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构成政策监控系统是政策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基本功能是建立政策监控标准监测政策绩效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偏差政策评估系统政策系统的一个基础子系统五大构成要素是政策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目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六政策环境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环境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即系统的生态环境包括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是指政策系统在制定和实施某项公共政策的过程中直接地对政策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的政策环境七政策反馈系统政策反馈系统是将政策的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连接起来的一个特殊子系统多层次多网络是其突出的特点八政策系统的运行的步骤利益输入利益综合政策形成政策发布政策执行政策反馈九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政府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公共政策的二重性公共政策是政府推行政治统治的基本工具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决定政策的性质类型与数量十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单一制与公共政策单一制政权的一切公共决策权属于中央地方政府决策权是由中央政府授予的而且是可以被撤销的中央集权型法国是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地方分权型英国是地方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联邦制与公共政策各联邦单位拥有的决策权不是联邦政府授予的而是联邦宪法赋予的中央与各联邦单位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享有最高决策权可以并直接行使于公民相互间不得进行干涉十一政府能力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其内涵包括如下政府能力与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密切相关政府能力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层次的能力十二公共决策体制一公共决策权的配置根据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的多少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根据决策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分为分权制集权制根据上级决策机关对下级的指挥控制方式可分完整制分离制根据决策系统中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范围分为层级制职能制二公共决策规则全体一致规则多数规则简单多数规则绝对多数规则三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总统制议会制半总统制半议会制超级总统制委员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军人独裁制十三非政府政策行为者包括公民社会团体政党大众传媒一公民与公共政策公民是公共政策的客体的理由公民的真正意愿很难确定公民的意见多属短见公民参与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公民参与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公民是公共政策的主体的理由整个政策运行过程都以公民为基础公民参与政策过程可加深其对政策意义的理解还可增加他们配合政策运行的自觉性提高政策的效力政策过程的民主化法制化要求公民参与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政策信息的获得将变得十分便捷公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消除了参与过程所遇到的障碍提高其参与效率二社会团体公民社会与公共政策基本作用政策信息沟通影响并制约公共政策稳定公共政策秩序角色替代三大众传播与公共政策作用提出公共问题并推动问题认定有效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影响公共政策的抉择大众传播对政策执行和监控为政策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监督和控制政策执行过程大众传播对政策评估和调整及时收集和反馈公众对政策的意见以自已特有的方式进行政策评估推动公共政策的及时调整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一一模型的概念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仿仿真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有实物模型如地球仪和理论模式两种二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可以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对所构模事物的运行结果和发展趋势做出了有效预测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二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有理性主义模型渐进主义模型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政治系统模型一理性主义模型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遵循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方案使用最佳的手段达到最大的政策结果理性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这种模式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理性人的理性主义决策过程理性主义模型的缺陷理性人缺乏经验支持理性人的公正客观和理智是有限的过高地估计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作为政策分析工具所起的作用而对社会性政治性文化公共政策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理性人在决策中拥有的知识信息都是有限的西蒙和林德布洛姆对理性主义模型的修正西蒙提出决策有限理性的命题对其批评和改进形成了人们普遍接受的理性优化模型二渐进主义模型林德布洛姆主张援用民主智慧寓于社会互动之中的市场运作的原理广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此的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的互动进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渐进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其两大命题为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决策者把决策看做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渐进主义模型的缺陷其具有显而易见的保守性只注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政策目标的制定及其实现压制政策创新和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革三规范最适模型德洛尔以四项假设为基础把政策过程分为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其特点是开放性和包容性四混合扫描模型埃齐奥尼试图保留理性主义模式和渐进主义模式各自的优势并弥补它们的缺陷存在的缺陷与规范最佳模型一样是试图调和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在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上的矛盾就难免在价值取向上显得有些模棱两可五政治系统模型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政治系统方法的创始人伊斯顿决策主体政治系统做出对社会具有约束力的权威决定包含着一系列分配价值的决定和行动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的系统运行过程其特点是最具解释力最具普适性的模型缺陷适合宏观分析的模型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轮廓不能够指明所分析的政策的具体特性三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有机构制度模型集团模型精英模型一机构制度模型特点是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是建立在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上的如人们对一项决策的好坏有无总是与一定的政府机构制度联系起来或自然而然的在两者间建立某种因果关系或相关性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关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特征合法性普遍性强制性二集团模型戴维杜鲁门集团理论更加系统化莱瑟姆从集团理论这一视角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的作用形成了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对公共政策的界定是某一特定时间集团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特点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解释力缺陷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公共权力机构自身所起的独立的又富有创造性的作用无法解释人类在政府与政治过程上的许多问题对于多元主义政治体制以外的那些政治体制内的决策过程缺乏解释力三精英模型现代精英政治理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雷托和米歇尔斯经由熊彼特和拉斯韦尔进行民主改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析途径戴伊和齐格勒民主的嘲讽认为实际的政治过程和决策过程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的缺陷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和能力以及这种参与政策形成的影响四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建构的两种资源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鉴于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的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又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与此同时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关系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它是一个逻辑过程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的特征是容纳性和开放性由若干个亚模型组成决策认识的真理性模型群众领导性模型个别一般性模型民主集中性模型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的决策模式它能容纳从国外引进的以科学决策为根本诉求的任何决策理论决策模式和决策手段西方学者在另外的理论背景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构的决策模式经过改造是可以被整合到我国上下来去模型的某一个亚模式中去的西方现代社会调查的程序设计和技术手段统计学方法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等都可以在上下来去模型的社会操作过程中大显身手第五章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一政策问题的含义及其基本内涵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其基本内涵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问题的察觉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团体或组织活动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二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基本特征关联性与公共性客观性和主观性历史性与动态性三政策问题的分类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结构优良结构适度结构不良根据政策问题发生领域的不同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外交问题民族问题根据作用范围不同国际问题全国性问题区域性问题地方性问题四常见的公共问题提出主体政府部门政治人物政党组织利益集团大众传媒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公民和社会团体政策网络五问题认定一含义就是对需要由公共政策来解决的公共问题进行性质范围涉及领域及相关利益关系的界定过程二问题认定的方法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三个步骤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边界估计多角度分析即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多角度分析的三个角度个人组织技术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同样也是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之一通常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两个过程层次分析法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包含如下阶段组建团体意见产出意见评估意见排序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它比所有分析方法都更具有综合性更适合于处理结构不良的问题六问题认定的步骤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搜寻事实依据列举目的和目标明确政策封套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再次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七政策议程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议程的类型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政府议程即正式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政府议程的分类按照议程项目的新旧状况分为旧项目新项目按照其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分为界定或认定议程规划议程磋商议程循环议程八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九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事件和问题并没有明显的严重化政策问题仍处于潜在的状态和轻微的程度上领导人和有关学者并没有察觉其严重性社会缺乏正常的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过程以上四点是于进入政策议程条件相对应的相反条件均可造成障碍不符合社会既得利益者价值规范的要求不合乎社会制度和程序要求的问题表达方式不当十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科珀等学者的模型理论外在创始模型是属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再介入政府议程该类型通常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动员模式的含义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该模式通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内在创始模式的含义属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当中的过程该模式在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较为流行芭芭拉尼尔森的模型理论议程的确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议题确认议题采纳议题重要程度排序议题持续约翰金登的模型理论三源流模型建立在三种源流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的基础上中国学者的模型理论关门模式动员模式内参模式借力模式上书模式外压模式第六章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一政策目标的含义与特征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政策目标的特征问题的针对性未来的预测性目的的多元性二公共政策目标的分类根据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分为长远政策目标近期政策目标其他的政策目标根据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区或空间范围分为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性政策目标国内政策目标和对外政策目标全局性政策目标和局部性政策目标根据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分为政治统治性和管理性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文化政策目标以及社会政策政策目标根据政策所服务的主题是普通大众还是社会少数人群有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根据目标的实质性程度分为实质性政策目标象征性政策目标根据政策目标彼此的重要程度分为主要政策目标次要政策目标三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目标公平效率自由安全四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与原则一意义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二原则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系统协调明确具体伦理考量五政策规划的含义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政策规划的特征从政策规划的主体来说多元化与政府主导并存从时间进程上来看政策规划主要存在于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六政策设计是政策分析人员有系统地探讨政策问题并组合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要素产生政策方案使各政府要素间具有一致关系并符合现实环境以达成政策问题能够解决的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一政策设计的逻辑结构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结果目标人群执行机构法规政策的联系机制构成规制工具假定七政策规划的主体政策规划的政府主导化体现在规划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在现实的政策规划过程中政府可能不仅仅在规划的组织和管理上占主导地位在规划方案进入抉择阶段上也可能常常占主导地位其中有政府的地位的影响也有政府在设计方案时往往比较务实等原因政策规划的主体多元化政策主体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多元化是现代公共政策过程中各国通行的模式单一主体的政策规划规划主体为政府机构优点能把握全局缺点公正科学难以保证缺乏民主性多元主体的政策规划规划主体为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利益集团优点公正科学民主缺点可能失之于片面通常采取听证制度八政策方案设计的原则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要有创新方案切实可行九政策规划的主要模型韦默和维宁的政策分析框架两个阶段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分析帕顿与沙维奇的政策分析框架政策分析的六个步骤认定和细化问题建立评估标准确认备选政策评估备选政策展示和区分备选政策监督和评估政策实施十政策学习的类型从内容及程序上工具学习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社会学习十一政策移植政策移植就是一个政策借用国采纳其他国家的公共政策行政体制制度及思想等来解决本国所面临的政策问题类型按政策借鉴的程度不同复制效法混合启发从政策制定者的意愿角度自愿的政策移植被迫的政策移植十二公共政策的抉择是由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根据政策规划建议和要考量的事项按照一定的决策制度和规定对解决有关政策问题的行动方案作出决定性选择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阶段一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国家元首行政首长民意代表法官执政党首脑以及军事首长等二公共政策抉择的原则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三政策抉择的环节第一环节政策论证第二环节政策审议第三环节政策采纳十三政策论证一政策论证的六大要素政策相关信息政策主张立论理由立论依据驳斥理由可信度二政策论证的八种模式权威模式统计模式类别模式直觉模式分析模式解释模式实用模式价值评价模式三政策论证的特殊形式政策探究和政策对话十四政策审议决策者对各个方案进行最后的比较并选择一种最满意的方案或者以某一方案为主干并综合吸收其他方案的可取之处而形成的一个新方案然后对该方案的适时性适当性可行性完善性等进行深入考察和研讨以完成可供最终采纳和批准的政策文本的过程政策审议的基本方法评估和择优预测性评估预测性评估的步骤方案调查详细研究进一步的分析试验式证实预测性评估的方法外推预测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的社会状况理论预测理论预测帮助分析人员以理论假设以及当前和历史的数据为基础对未来的社会状况做出预测判断预测试图就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合成可行性评估林水波张世贤提出可行性包括四个层次适当可能可行的可行性实验可行性分析的对象技术可行性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行政可操作性十四政策采纳就是决策者正式同意采用某一政策方案来解决列在政策议程中的特定问题十五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政策内容合法化的含义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就是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法制部门的审查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议案通过议案公布政策政策的法制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其实是一种立法过程十六危机决策的构成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第七章公共政策执行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作用一公共政策执行含义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二公共政策执行特点目标的导向性内容的务实性行为的能动性手段的权威性三公共政策执行作用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续政策的基本依据二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路径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被称为向前推进策略自上而下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整合路径三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来下去模型内涵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四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过程模型史密斯模型提出政策执行主要涉及四大变量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关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环境因素互适模型也称互动理论模式麦克拉夫林政策执行是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相互调适的过程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成功的相互调适循环模型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政策执行经历的三个阶段拟定纲领阶段分配资源阶段监督执行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贯彻的原则合法理性共识博弈模型巴达克参与竞赛者是完全理性人政策执行是一种游戏它包含个规定竞赛者利害关系竞赛资源竞赛规则信息沟通结果的不确定系统模型霍恩米特模型霍恩和米特提出的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来自系统本身和系统环境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必须重视五个重要变量政策目标与标准政策资源执行者的属性执行方式系统环境综合模型梅兹曼尼安萨巴提尔模型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受多种变量影响的动态过程将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追溯到了政策问题五政策执行者政策执行者是负责政策执行的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统称其中不仅包括诸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官方的执行机关和工作人员也包括其他非官方政治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和个人一政策执行机关的特性执行性服务性权威性法制性二下级执行人员执行行为的地位及作用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六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对政策目标及其方向的把握设计政策实行方案调度和配置相关资源运用政策工具从而实现政策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及其成效高效的政策执行力必须具备的要素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执行能力必须具备较好的成效力一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执行者因素资源因素工具因素环境因素二创新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机制优化公共决策机制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构建政策执行的功能共享机制完善政策执行的利益均衡机制七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政策本身政策本身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的具体性政策的稳定性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政策执行组织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要求组织的纵向结构层级化和横向结构专业化执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政策执行人员利益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政策对象公共政策对象的特点政策规定性受动性主观差异性政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八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一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象征性政策执行不务实或阳奉阴违前紧后送敷衍塞责附加式政策执行土政策残缺式政策执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替代性政策执行挂羊头卖狗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观望式政策执行软拖照搬式政策执行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执行呆板执行规避式政策执行扯皮推诿二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观原因政策执行者自身利益和需求执行者的素质缺陷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政策执行的宣传缺陷客观原因政策本身的复杂性政策环境的变化目标群体的压力利益集团的压力目标群体的文化障碍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三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九政策失灵政策失灵通常被称为政策失效政策失败其实质是指政策执行之后政策不一定总是能产生政策主体所希望的结果十政策无效执行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意外和多变因素当这些因素致使政策执行行为偏离政策目标时就会导致政策执行无效政策无效执行的具体表现执行机制与执行者的缺陷利益群体或压力集团的影响政策执行原则把握不好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或抵触十一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与机制一原则忠实原则民主原则法治原则创新原则二机制公共政策信息沟通机制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公民参与执行计划公民参与执行监督公民参与执行评估公共政策的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监督机制第八章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一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考察政策整个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的效率效能效益价值等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积极目的发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偏差为备选方案确定优先顺序提供依据明确政策的可行程度得出继续执行政策或停止执行政策的判断依据评估结果改善政策执行程度与技术分清多项政策的轻重缓急对政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为下次政策制定执行和调整过程准备一定的有利条件消极目的炫耀工作业绩为本级政策或相关政策部门歌功颂德追求个人职位的升迁夸大工作难度要求追加政府活动预算增加工作机构和人员规避责任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三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政策评估是获取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政策评估是重新配置政策工具和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政策评估是构建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政策评估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保证四政策评估的主体除了立法机关政党组织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外比较重要的评估主体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五方面的工作政策调查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公民意见投诉政策听证会政府效能考评或绩效考评专业机构和人员机构系统内部的评估者和受托者评估结论易受重视但是容易受到牵制和暗示而影响评估质量独立观察者和研究者不带偏见但是材料困难结论不易受重视大众传播媒介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政策评估主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五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外部评估分为两种类型受委托进行的评估最主要的外部评估方式不受委托进行的评估这类评估包括立法机关评估司法机关评估大众传播媒介评估投资者如企业评估公民评估研究机构评估社会团体第三部门评估预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单一政策评估与复合政策评估六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政策成本评估政策需求评估政策效益评估政策过程评估政策影响评估政策价值评估七政策评估的过程评估筹划明确评估目的选定评估对象制定评估计划明确评估条件评估实施评估总结八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事实标准能够用数量值比率关系统计结果等手段来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存在状况其内容包括政策效率即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政策效益即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政策影响指政策产出所引起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回应性即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技术标准是以技术手段技术规范和技术工具为手段来服务整个政策评估活动是评估活动建立在科学客观与可信的基础之上其内容包括多样化系统化数量化价值标准反映评估主体在评估活动中的倾向性准则和原则建立在一个国家特定的历史与现实伦理与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其内容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公正社会可持续发展九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政策信息资料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政策目标政策的沉淀成本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十公共政策的评估方法一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公共政策评估方法指标法政策指标是一种将公共统计数值用于评估公共政策的一种衡量工具政策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经济效益取向主观性的福利取向公平性取向回归分析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是指找出只有一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回归方程然后再做进一步的趋势分析的技术实验法实验法评估公共政策就是运用随机指派的方法将一群受试者分配到两个以上的研究小组中其中一组接受政策实验的处理称之为实验组另外一组是没有接受政策实验的小组称之为对照组二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政策评估的程序认定承受政策风险的利益相关者界定出政策利益相关者的政策认知尤其是其利益诉求营造质化评估的网络与方法寻找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平衡点对于没有达成共识的政策诉求设定一个妥协的日程表尽可能更多的采集与妥协议程相关的信息建立利益相关者的论坛将已经达到妥协和共识的政策诉求形成报告将尚未达成共识的各种政策诉求求按照上述顺序重新构建一次直到满足大多数人的政策诉求为至十一公共政策监控为了确保政策过程各项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纠正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偏差提高决策目标的实现程度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政策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检查督促指导和纠偏一公共政策监控的内容政策监控的主体政策监控的对象政策监控的目的政策监控的过程二公共政策监控的类型以实施的时间先后为标准分为预防性监控过程性监控结果监控以监控的经常性为标准分为经常性监控引发性监控以监控的参与程度为标准分为单方面监控抗辩性监控三公共政策监控的功能使政策制定过程合法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确保政策执行过程的有效性体现政策评估活动的价值取向明确政策调整活动的方向十二公共政策监控机制是由政策监控主体政策监控对象政策监控主体发生作用的内容和方式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内部政策监控机制自上而下监控自下而上监控外部政策监控机制立法机关对公共政策的监控是最重要的政策监控的主体之一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是一种消极的形式即对各项政策内容环节和各种措施的违法行为的强制纠正政党组织对公共政策的监控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监控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监控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监控十三公共政策监控的过程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监控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监控对公共政策评估过程的监控对公共政策调整的监控第九章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一公共政策稳定的内涵是现行政策在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影响下仍然保持其既定的目标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施但政策稳定是相对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从时间上看政策稳定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从空间上看政策稳定是局部性与全局性的统一二政策稳定的意义政策稳定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政策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执政者或决策者的意志和决定进而取得预期的成效政策稳定有利于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提高政策效果政策稳定有利于降低政府成本过分注重稳定的政策可能使其趋于保守甚至导致政策僵化三影响公共政策稳定的动力因素决策主体和决策网络的相对稳定政策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政策本身的稳定政策目标的长期性政策的有效性政策的合法性修改的复杂性持续政策的失败政策终结的失败政策环境的稳定四政策维持就是指通过分析政策稳定的积极因素使之转化为政策稳定的动力以保持政策稳定的行为和过程政策维持分为消极的政策维持和积极的政策维持五政策维持的对策和措施政策主体的政策维持政策客体的政策维持政策环境创设提高政策绩效政策的法制化六政策变动政策变动是政策系统的一种常态表现是政策系统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政策变动原因决策者的变动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资源的限制政策的失效或低效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二公共政策变动的类型按照变动的强度断裂型渐变型按照变动的程度部分变动重大变动完全变动按照变动的内容目标变动计划或项目变动资源变动机构或人员变动政策本身的变动按照变动的形式替代合并分解废止创新按照变动的规律性周期性变动不规则变动按照变动的动力主动变动被动变动三公共政策变动的模式周期型字形学习型七公共政策创新的内涵是公共政策主体根据政策环境变化的需求主动改变现存政策要素的组合形态或功能创造新政策的行为和过程即可能发生在政策过程的所有环节又可能仅发生在某一环节中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从内部动力看政策主体的变革愿望政策本身的要求从外部动力看经济制度和体制变革是政策创新的直接动力民众诉求是政策创新的根本动力地区之间竞争压力的需要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八公共政策调整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政策评估和监控所反馈的信息对原有政策中不适应政策对象和政策环境变化的部分进行的增删修正和更新公共政策调整的特点渐进性局部性动态性一公共政策调整的内容策目标调整政策方案调整政策措施调整政策关系调整政策主客体调整二公共政策调整的形式政策的增删政策的修正政策的更新三公共政策调整的程序重新界定问题提出调整方案选择调整方案执行调整决定四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渐进调适原则追踪反馈原则五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因益刚性的限制现行政策的制约公共意志的趋中变革成本的约束人类理性的局限社会稳定的需要六公共政策调整的作用时纠偏预防失误协调关系有序运行发展完善保持稳定九公共政策接续以政策问题为中心努力保持政策目标稳定和连续的行为和过程其形式通常表现为旧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或执行组织被新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或执行组织所替代一公共政策接续的意义政策接续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政策接续有利于政策变动的实现政策接续有利于获得社会对政策的认同二公共政策接续的形式线性接续政策合并政策分解政策部分终结非线性接续三公共政策接续的途径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地界定政策目标推行政策目标管理加强政策过程评估保证政策目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策目标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十公共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政策功能政策计划或政策组织的一种行为一公共政策终结对象功能最难组织政策计划最简单二公共政策终结方式政策废止政策替代政策分解政策合并政策缩减三公共政策终结的原因经过评估认为政策的目标已经实现政策问题已得到解决政策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经过评估发现政策存在的是的失误或局限使其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继续执行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带来不良后果四公共政策终结的作用政策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政策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政策终结有利于促进政策优化五公共政策终结的障碍组织的持久性组织机构的功能性组织机构的保守性组织机构的适应性代价情感和政治上的代价法律和财政上的代价六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注意因势利导营造有利气氛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支持力量是政策终结成败的关键废旧立新并举缓和终结压力试探试点先行避免矛盾激化终结必要部分减少终结代价第十章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一知识的含义与特征一含义知识是人们通过经历观察或学习而获得的对事物的理解或会意它依靠人们的好奇心思维能力记忆和想象力等得到开发积累传承并在人类的活动中得到运用并发挥效用二特征不可逆性共享性非磨损性交换的不对称性可传播性二政策学知识的应用指的是使用者选择并运用所掌握的政策学知识以分析和解决现实的政策问题或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政策学知识的应用的主要形式政策分析政策分析是指政策研究者和政策研究组织以及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公共问题的解决在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三政策分析的价值意义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四政策分析的要素问题目标方案模型评估标准实施效果环境信息五政策分析的原则民主化原则系统性原则协调原则多样性原则分合原则预测性原则六政策分析的过程定义预测规定描述评估七政策分析的注意事项墨守成规的政策建议生搬硬套的政策建议姗姗来迟的政策建议一知半解式的政策建议狗急跳墙式的政策建议反复无常式的政策建议脱离政治式的政策建议八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一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含义指的是那些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谋划策提供政策依据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社会组织二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最重要职能是为决策者或掌权者服务一方面是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间接起到补强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具体作用是作为辅助决策的咨询机构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作为政策学知识的应用者和创造者提供新的观念理论和方法作为评估性机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为人才成长储备机构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作为思想和知识传播机构通过传播其思想和观点对公众进行政策教育三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事业单位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九政策分析师的角色定位政策分析师不应定为为全知全觉的主体而应该是作为在集体政策制定中的补充单元向制定过程贡献更好的分析和新颖的观点以及非传统的合乎未来的导向和系统的思考政策分析师应是科学与政治之间的一座桥梁他们并不改变政治和组织行为的基本特性为了给政策制定做出贡献政策分析师应通过引入相互竞争的不同利益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博弈和互动作为提高集体政策制定质量的方式政府中的政策分析师的主要角色应是想公共决策贡献更多样的职业化意见建议或方案且这些意见建议或方案是建立在系统分析和定量决策理论以及对政治科学和公共行政认识的新视角之上的十政策分析师的素质要求具有政治头脑具有总体观念致力于创新具有洞察力着眼于未来弹性的思维十一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与政策分析师的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德品质要求行为规范要求价值判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