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嘀哩嘀哩》选自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四课,是由望安作词、潘振声作曲的儿童歌曲,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了美丽的春天,抒发了孩子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
歌曲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结构规整,每乐段都是由四个4小节乐句构成。第一乐段的第一乐句由大调主三和弦的三个音do、mi、sol构成,开始时作下行,在明亮的音调中揉入了柔和的色彩,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咏唱的主题——春天。第二乐段的前两个乐句以同音重复的旋律进行,配上象声词:“嘀哩嘀哩”,生动而形象地模拟可爱的小黄鹂鸟的鸣叫,富有童趣。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行四度模进,音区一高一低,仿佛是枝头黄鹂一唱一和,相互对答。这一乐段的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乐段末句的变化重复及完全重复,以再现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加强了歌曲的统一感。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充满好奇、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爱幻想、爱表现是他们的特点,他们渴望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表现自己心中的音乐形象,我在设计这一课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把表现音乐情感和刻画音乐形象放重要位置上来加以处理,将春天的声音,风声、雨声、小鸟的叫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模拟、合作、欣赏、表演中积极热情地去表现春天的音响,突出趣味性、游戏性,合作性,并给学生创设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在此情此景学生对音乐进行深一步的学习,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歌曲所表现的那一情境。
三、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气氛。通过看、想、说、演、听、唱等直观手段和体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小组合作为载体,给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直观、生动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性、综合性、愉悦性和主体性。
四、教学目标:
1、指导同学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淅的咬字、吐字练唱歌曲《嘀哩嘀哩》。
2、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进而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让同学通过用打击乐伴奏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锻炼同学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重点:
歌曲的演唱及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难点:
前十六音符节奏的演唱,即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第五、六乐句的衬词“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七、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电脑课件,打击乐器等。
八、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欣赏歌曲《春晓》。
2、师提问: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呢?你喜欢春天吗?你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
3、师总结:有人说春天像个大画家,只要它一来,树绿了,花红了,世界就变得五彩缤纷了,而我说呀,春天倒像个音乐家,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独特的声音。刚才在欣赏《春晓》时,你都听到了什么独特的声音?(风声、雨声、小鸟叫声)你能模仿一下吗?
(1)雨声:沙沙|沙沙|沙沙|( 提示:雨声要念的轻巧。)
(2)风声:呼—|呼—|呼—| (提示:风声要念得圆滑、连贯)
(3)小鸟的叫声: 嘀哩 嘀哩 | 嘀哩 嘀哩| 嘀哩 嘀
(二)讲授新课
1、师创设情境: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醒来了,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来找一找好吗?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拍号,强弱规律,速度特点,情绪分别是怎样的。(2/4拍;强弱;活泼欢快的;兴高采烈的)。
3、朗读歌词,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呢?用歌词来回答。(青翠的山林里;湖水的倒影里;小朋友的眼睛里)。
4、节奏练习:
把这首歌曲的节奏打一遍,你发现了什么(连音线,空拍,前十六分音符)
(1)空拍的作用:把欢快的心情和小黄鹂的轻巧表现的淋漓尽致;
(2)前十六分音符的音响效果:嘀哩嘀哩的声音是在模仿什么,在春天里可少不了小鸟的叫声,它们像在唱歌、像在说话、又像在做游戏,这里也有两只小鸟,你觉得哪只小鸟叫的更欢快点?( 教师范念,学生分辨。)因为这里出现了前十六音乐和休止符,他们就有着神奇的力量,使小鸟的叫声更欢快、轻巧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