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基于某银行的案例分析
近年来,商业银行为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金融创新业务。金融业务的创新有可能带来新的风险,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需要就如何有效防范金融业务创新带来的风险作出反应,因此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转型迫在眉睫。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13年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提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该定义表明了我国内部审计业务的最新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转型提供了指引。增值型内部审计主要通过评价银行的治理、风险管理与控制过程,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间接地为银行增加价值,其活动范围比传统型审计更加贴近商业银行的价值链。因此,本文将价值链理论引入到内部审计增值研究,尝试建立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增值模式,以期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增值转型实践作出有益探索。
一、文献综述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