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课程名称:文书与档案管理 课程代码:01513 第一部分 本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文书与档案管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专科段)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文书与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课程教学,为自学者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和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要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文书与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将识记、理解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 ⒈了解文书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⒉掌握文书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⒊了解档案管理的工作性质和原则。 ⒋掌握档案管理内容和方法。 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中突出可模仿性、可操作性。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内容包括文书管理与档案管理两个方面。学习之前,应很好地掌握“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写作”等课程知识,同时也为“秘书实务”、“办公自动化”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上篇 文书管理 第一章 文书工作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领会文书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任务和原则,明确文书工作的组织机构和秘书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书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一般) 识记:⒈文书工作的概念;⒉文书工作的作用。 理解:文书工作与秘书工作、行政工作、档案工作的关系。 (二)文书工作的任务和原则(次重点) 识记:⒈文书工作的任务;⒉文书工作的特点。 理解: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文书工作的组织机构(重点) 识记:⒈文书人员的分类;⒉文书人员的职责。 理解:文书工作的机构及组织形式。 应用:谈谈运用文书形式进行管理的优缺点。 (四)文书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重点) 理解:文书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应用: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为从事文书工作服务。 第二章 文书工作的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弄清公文的分类、公文的稿本,牢固掌握行政公文的格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我国文书和文书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简况(一般) 识记:⒈文书的含义;⒉公文及其产生的条件。 理解: 文书与文书工作的发展演变。 (二)公文的分类(重点) 识记:⒈上行文;⒉下行文;⒊平行文;⒋绝密文件;⒌机密文件;⒍秘密文件;⒎特急公文;⒏急办公文;⒐常规公文。 理解:⒈公文分类的意义;⒉公文的行文关系。 应用:现行公文有13种,请按行文关系对其进行归类。 (三)公文的稿本(重点) 识记:公文稿本的含义。 理解:公文各种稿本在形式、文字表述和作用上的区别。 (四)公文的种类(次重点) 识记:现行行政公文的种类。 理解:建国以来,我国行政公文种类的演变。 (五)行政公文的格式(重点) 识记:公文特定的格式。 理解:发文机关,主送机关,抄报机关,抄送机关四者的区别。 应用:⒈结合现实材料写作规范的公文。⒉结合具体案例辨别公文标题和发文字号的正误。 第三章 文书处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弄清公文收文处理程序、发文处理程序以及急件、机要文书、人民来信的特殊处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书处理概述(一般) 识记:公文处理的含义。 理解:⒈公文办理的程序;⒉提高办文质量的途径。 (二)收文处理程序(重点) 识记:⒈拟办、批办、承办的含义;⒉催办的方式。 理解:⒈收文处理的基本程序;⒉收文登记的作用;⒊收文审核的重点;⒋批办的作用。 应用:⒈为某单位设计收文登记表、文件处理表。⒉联系实际谈谈拟办和承办的具体要求。 (三)发文处理程序(重点) 识记:⒈公文拟稿的基本要求;⒉公文发出的方式。 理解:⒈发文处理的基本程序;⒉发文审核的重点;⒊公文拟稿应注意的事项;⒋公文签发应注意的问题。 应用:⒈为某单位设计发文登记表;⒉谈谈公文拟稿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文书的特殊处理(重点) 识记:⒈文书的特殊处理的含义;⒉急件;⒊密件。 理解:⒈急件、机要文书处理应注意的问题;⒉人民来信、来访的处理程序。 第四章 文书立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理解文书立卷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组织,熟练掌握文书立卷的方法和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文书立卷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组织(一般) 识记:⒈文书立卷的含义;⒉文书立卷的基本原则。 理解:⒈如何选择立卷的环节;⒉怎样明确立卷人员。 (二)文书立卷的方法和步骤(重点) 识记:运用特征组卷的含义。 理解:文书立卷的步骤。 应用:⒈举例说明运用特征组卷的方法;⒉举例说明编制立卷类目的方法;⒊整理零散公文,形成案卷。 (三)卷内文件的整理与装订归档(次重点) 识记:⒈卷内文件目录;⒉归档及归档制度的内容。 理解:⒈平时归档工作的内容与步骤;⒉案卷封皮的项目与填写方法。 应用:举例说明拟写案卷标题的要求和方法。 下篇 档案管理 第一章 档案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弄清档案的定义、国家档案全宗及其内容,理解档案的起源与演变、价值与作用,熟练掌握档案的种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档案的起源与沿革(一般) 识记:⒈甲骨档案;⒉金石档案;⒊简牍档案;⒋缣帛档案;⒌纸质档案。 理解: 档案的起源与演变。 (二)档案的定义(重点) 识记:档案的定义。 理解:档案的涵义 应用:谈谈你对书中档案定义的看法。 (三)档案的作用(一般) 识记:档案的基本作用。 理解:档案的基本价值。 (四)国家档案全宗(次重点) 识记:国家档案全宗。 理解:国家档案全宗的内容。 (五)档案的种类(重点) 识记:⒈电子档案;⒉人事档案;⒊会计档案。 理解:档案的种类 第二章 档案工作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掌握档案工作的内容、档案工作系统及其层次,明确档案工作的性质和基本原则,弄清档案事业管理机构与档案管理事业机构的区别。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档案工作的内容(重点) 识记:⒈档案工作; ⒉档案的使命。 理解:⒈档案业务工作的内容(8个业务环节);⒉档案事业工作的内容。 (二)档案工作系统(次重点) 识记:档案工作系统及其层次。 理解:档案工作系统层次划分的特点。 (三)档案工作的性质(次重点) 识记:档案工作的主要性质。 理解: 档案保密与开放利用的关系。 (四)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重点) 理解:档案工作基本原则包含的内容。 应用:试述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五)档案工作的组织机构(一般) 理解: 档案室的种类。 应用:试比较档案事业管理机构与档案管理事业机构的区别。 第三章 档案的收集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了解和把握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明确其指导思想与要求,正确处理好档案收集工作中的质量与数量、丰富和优化档案馆(室)藏等方面的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内容和要求(重点) 识记:档案收集的含义。 理解: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特点与要求。 应用: 试述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与特点。 (二)档案室的归档工作(重点) 识记:推行档案室立卷归档制度的优点。 理解:档案室在归档工作中的任务和作用。 应用:结合某单位档案室工作的实际,设想在归档案工作中会碰到的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办法。 (三)档案馆的接收与征集工作(一般) 识记:档案馆接收与征集档案的范围。 理解:⒈档案馆接收档案的要求;⒉档案馆接收与征集历史档案的方法。 (四)丰富和优化档案馆馆藏(次重点) 识记:优化档案馆馆藏的主要原则。 理解:优化档案馆馆藏的一般标准。 应用:怎样处理好丰富和优化档案馆馆藏中的各种关系。 第四章 档案的整理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理解档案整理工作的意义、内容和原则,熟练掌握档案分类和案卷整理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档案整理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 理解:档案整理工作的意义、内容 (二)档案的全宗及其分类(重点) 识记:⒈全宗;⒉档案分类的方法。 理解:⒈全宗构成者(立档单位)应具备的条件;⒉档案分类的意义和要求。 应用:编制“我的档案”或“我家的档案”分类方案 (三)案卷的整理(重点) 识记:案卷排列的方法。 理解:案卷的质量要求。 应用:结合某单位实际,编制案卷目录。 (四)档案整理工作的组织(次重点) 识记:⒈零散文件的整理程序。 理解:⒈档号的编制原则;⒉档号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应用:⒈如何组织档案的系统整理和技术整理工作?⒉编写档号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五章 档案价值的鉴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理解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任务,掌握档案价值鉴定的标准、方法,正确判定档案的价值,具备一定的档案鉴定能力,对目前档案鉴定工作存在问题有明确认识并能提出相应对策。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档案鉴定工作概述(次重点) 识记:档案鉴定工作的含义。 理解:档案鉴定工作的意义、内容和任务。 (二)档案价值鉴定的标准(次重点) 识记: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 理解:⒈档案保存价值的决定因素;⒉档案鉴定工作的指导思想。 (三)档案保管期限表(重点) 识记:档案保管期限表。 理解:⒈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结构;⒉档案保管期限的种类及划分原则;⒊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方法。 应用:试述我国档案的保管期限及划分原则。 (四)档案价值鉴定的方法(次重点) 理解:档案价值鉴定的方法。 应用:针对目前档案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或建议。 第六章 档案的保管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理解档案保管工作的内容和任务,掌握档案库房管理和档案库房日常管理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档案保管工作概述(次重点) 识记:⒈档案保管工作的含义;⒉档案损毁的原因; 理解:⒈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⒉档案保管工作的内容。 (二)档案的库房管理(次重点) 识记:⒈档案柜(架)摆放要求;⒉全宗排列方法。 理解:⒈档案存放位置索引;⒉全宗卷的内容、特点和作用;⒊全宗卷的管理。 (三)档案库房的日常管理(重点) 理解:⒈库房管理的主要规章制度;⒉库房温湿度控制与调节的方法;⒊档案安全检查的内容。 应用:档案在流动中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四)特殊载体档案的保管(次重点) 识记:特殊载体档案的概念。 理解:特殊载体档案的保管方法。 第七章 档案的检索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理解档案著录与标引的意义、内容和规则,熟练掌握档案著录与标引的方法。理解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及各自的优缺点,正确编制常用的档案检索工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档案检索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档案检索的含义。 理解:档案检索工作的内容。 (二)档案著录(重点) 识记:档案著录的含义。 理解:⒈档案著录的项目和标识符号;⒉著录格式;⒊档号编制的基本原则。 应用:⒈编制档号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⒉采用文件级条目著录格式对某一文件进行著录。 (三)档案标引(次重点) 识记:⒈档案标引;⒉档案主题标引。 理解:⒈档案标引工作的要求;⒉档案标引的程序和规则。 (四)档案检索工具(重点) 理解:⒈档案检索工具的作用和种类;⒉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要求和方法。 应用:结合学院档案室的实际,编写档案室指南。 第八章 档案的利用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理解档案利用工作的形式、特点与要求;明确档案人员应具备的时代意识;明确开放历史档案的意义。弄清档案利用工作的注意事项,针对不同用户,做好档案利用工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档案利用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⒈档案利用;⒉利用档案。 理解:⒈档案利用工作的意义;⒉档案利用工作的注意事项。 (二)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方式和途径(重点) 理解:档案利用工作的方式和途径。 应用:你认为应如何做好档案利用工作? (三)开放历史档案(一般) 理解:开放历史档案的意义和要求。 应用: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论述向社会开放历史档案的涵义。 第九章 档案的编研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理解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内容和形式,熟练掌握档案编研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和意义(一般) 识记:档案编研工作。 理解: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二)档案编研的形式、方法(重点) 识记:⒈档案参考资料;⒉大事记;⒊会议简介;⒋科技成果简介;⒌企业年鉴。 理解:⒈大事记的种类和编写要求;⒉编写参考资料的一般方法。 应用:编写学院或系2008年大事记。 第十章 档案工作的现代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理解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意义,熟悉目前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情况;掌握电子文件的整理与归档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意义(一般) 识记:我国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标志。 理解: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意义。 应用:联系实际谈谈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意义。 (二)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内容与条件(次重点) 理解:⒈电子计算机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⒉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具体表现;⒊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条件。 (三)现代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重点) 识记:档案存贮缩微化的含义和优点。 理解:⒈计算机检索系统的特点;⒉建立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条件;⒊计算机硬盘、光盘、软盘中的档案管理和保护;⒋声像档案的建立和运用;⒌国内外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情况。 应用:联系档案部门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改进现代技术设备中档案的管理和保护。 第十一章 档案工作的标准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点是理解文书立卷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组织,熟练掌握文书立卷的方法和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意义(一般) 识记: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含义。 理解: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意义。 (二)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内容(重点) 理解:⒈我国已经发布的档案工作标准;⒉有待进一步制定的档案标准。 第三部分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试命题的原则 (一)命题标准 “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是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考课程,共6学分。命题标准参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同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并有适当的时间对答案进行检查。 (二)考试依据和范围 本课程考试以《〈文书与档案管理〉( 01513 )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实用文书与档案管理学》(陶晓春、曹千里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教材为命题范围。试题的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