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3、《古诗两首》 课型:新授课 执笔人:游大兴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的心境。
2、指导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早发白帝城》。3、会认识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感情朗读。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测:
1、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1)、导入新课。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注意“还、朝、重”三个字的读音。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理解。
第一步组长组织全组先统一字词,然后组织大家朗读识记。
第二步自己读,读中理解词语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用“△”标记出来。
第三步在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不能解决的在全班解决。
2、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诗人写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自己什么感情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3、细读课文,理解《早发白帝城》每句诗句的意思。
二、合作探究 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看拼音,写汉字:
huánɡ dì àn shànɡ jué duì mínɡ jiào cuì liǔ chuānɡ hù
( ) ( ) ( ) ( ) ( ) ( )
bāo hán shān lǐnɡ tínɡ bó wú ɡuó xiǎo chuán
( ) ( ) ( ) ( ) ( )
2、比一比,组词语:
帝( ) 岭( ) 船( )窗( ) 绝( )历( )
啼( ) 玲( ) 艘( )囱( ) 决( ) 厉( )
3、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 )
朝 重 还 泊
( ) ( ) ( ) ( )
六、拓展延伸。
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诗
好句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测
1、复习旧知,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1、)指名复述古诗大意。
(2)、教师小结导入古诗《绝句》,板书课题:《绝句》。
2、自由朗读《绝句》,结合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1)、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诗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这般景色?
3、细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1)、用()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语。(2)、用____画出表示数量的词语。(3)、在…….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分组读一读画出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
(5)、小组讨论每句诗的意思。二、合作探究 组长安排好本组各题的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拓展延伸 :收集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一首
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4、庐山的云雾 课型:新授课 备课:何会岩
教学目标:1、能读会写本课出现的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
2、通读全文,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体味庐山景色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感情朗读课文,品味庐山云雾的奇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习检测:
一、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1、导入新课。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理解。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流连忘返: 弥漫:
第一步组长组织全组先统一字词,然后组织大家朗读识记。(可以领读也可以两人互读。)
第二步自己读,读中理解词语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用“△”标记出来。
第三步在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不能解决的在全班解决。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完成填空。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出了庐山的景色( ),庐山的云雾( )、( )的特点。(从课文中找出四字词语填空)
二、合作探究
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注音:尤( )添( )览( )戴( )弥( )幕( ) 返( )
2、看拼音,写词语
Jǐng sè xiù lì yóu qí zēng tiān mí màn zī tài lǒng zhào yì pǐ fǎn huí
( )( )( )( )( )( )( )( )( )
3、多音字
笼 系
注意:组长把小组中有错的字和题标在黑板上,在班中强调,强化记忆
拓展延伸。
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优美词语,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一、预习检测
1、复习旧知,庐山的景色怎么样?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用文中四字词语回答)
2、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第1自然段主要围绕那句话来写?(用~~~画出)哪些句子能体现出庐山景色的美?(用——画出)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你能发现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用~~~画出来。本段共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姿态呢?
(3)、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你又能发现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本段具体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变化?它是怎么变的?你喜欢哪种云雾的变化,为什么?
3、品读感悟,感情升华 把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读出你感受到的美。
二、合作探究
组长安排好本组各题的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填空:1、那些( )的云雾,像是( );那些( )的云雾,又像是( )。云雾( )时,它像( );云雾( )时,它又像( )……
2、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 ),转眼间就变成了( );明明是(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
六、拓展延伸 你观察过家乡的云雾吗?请你说说看到的景象,也可以画一幅画或者写一段话,和同学共欣赏。
课后反思:庐山的云雾
板书设计:
绒帽
玉带
千姿百态 大海
天幕 热爱大自然
庐山的云雾
轻烟——银河 热爱祖国山河
瞬息万变 白马——冰山
三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5、《锡林格勒大草原》 课型:新授课 执笔:韩海花 审核:李晓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欣赏美丽的草原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
3、会认课文后的10个一类字,会写课文后的13个二类字。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习检测
1、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1)、导入:简介锡林郭勒大草原 板书课题,学生质疑
(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理解。
第一步组长组织全组先统一字词,然后组织大家朗读识记。(可以领读也可以两人互读。)
第二步自己读,读中理解词语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用“△”标记出来。
第三步在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不能解决的在全班解决。
2、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想一想: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想一想:课文分几部分? 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1、我能给下面汉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 )
阔 仅 雄 鹰 闲 偶 尔 牧 骑 挥
2、多音字注音、组词。
蒙 没 散 藏 撒 背
拓展延伸。 积累本课词语花篮内词语。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一、预习检测
1、根据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锡林格勒大草原“美”在哪里?
2、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自然段)
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概括地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用括号括出来)
(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为了具体地描写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来)
2、为了形象地说明大草原的野草茂盛,作者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找出来,画上“______ ”,读一读。(老师指导朗读)
3、为了形象地写出大草原的湖水清亮,作者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找出来,读一读。提示:作者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把湖水比作______。
4、在写野花时,作者通过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野花的种类繁多。
(第三自然段)为什么说锡林格勒大草原是一个“欢腾的世界?
二、合作探究
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展示,教师释疑解难。
2、指导背诵。(按照野草、湖水、野花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背诵)
四、小结强调
写法指导。(先概括,后具体。第一自然段概括写大草原广阔、美丽,第2自然段具体写,第1自然段是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五、检测反馈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茂盛的( ),清亮的( ),各种各样的( ),构成了一个广阔而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2)、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 )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 )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 )清亮的湖水,水面( )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 )的野花。鲜红的( ),粉红的( ),宝石蓝的( ),( )着阵阵清香。
2、根据课文第4自然段,想想是因为有什么,才使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一个欢腾的世界?用因为……所以……写句子。
六、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来到了锡林郭勒大草原,看到了大草原广阔美丽的景色,又感受到了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你最想做些什么?
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6、《赵州桥》 课型:新授课 备课:何会岩
教学目标:1、能读懂课文,知道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及价值,从而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会认课文后的10个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读懂第2、3自然段的内容,了解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意义;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1)、导入新课。赵州桥到底是一座怎样的石拱桥呢,它为什么会闻名世界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课文吧!
(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对于预习时画出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达到读准读熟。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理解。
第一步组长组织全组先统一字词,然后组织大家朗读识记。(可以领读也可以两人互读。)
第二步自己读,读中理解词语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用“△”标记出来。
第三步在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不能解决的在全班解决。
不理解的词语
2、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朗读课文,课文有几部分? 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赵州桥所位于的地点在哪里?建造者是谁?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3)、课文的哪些地方是讲赵州桥十分坚固的?哪些地方是讲赵州桥十分美观的?课文是用哪句话把这两层意思连起来的?
(4)、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4、品读感悟,感情升华。1、把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读出你感受到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
组长安排好本组各题的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我能给下面认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 ) ( )
赵 州 济 设 宽 跨 史 劳 杰 历
2、多音字
爪 省 横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座桥( )坚固,( )美观。桥面两侧有( ),栏板上( )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 )的龙,嘴里吐出( )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 ),前爪相互抵着,各自( );还有的刻着(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 ),真像活了一样。
(课余认真纠正随堂检测中的错误,组长负责督促检查落实。)
六、拓展延伸
课后读一读《赵州桥的传说》,进一步了解赵州桥。
教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语文百花园4 执笔:李晓 审核:韩海花
教学目标: 1、辨析形近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练习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读读背背古诗《鹿柴》。 4、阅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 5、练习介绍家乡。
重点、难点: 1、正确辨析形近字。 2、介绍家乡,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百花园一至三项内容。
一、预习检测:
学生自主完成一至三项内容。
二、合作探究。 1、在本小组内交流答案 2、在全班范围内重点交流易错内容。
3、学习古诗《鹿柴》。
火柴 鹿柴
三、展示提升。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将自己做错的题目重新做一遍。
2、背诵古诗《鹿柴》
六、拓展延伸:
预习百花园四剩余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阅读平台”与“能说会道”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背诵古诗《鹿柴》。
二、合作探究。
1、阅读平台——雨中的树林 (1)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2)再读诗歌,感知大意。 (3)精读诗歌,体会雨中树林的美妙、神奇。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教师总结:诗歌按照从总到分的写作方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雨中树林发生的事情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让我们感受到了雨中的树林犹如一个新奇、美妙的童话世界。 2、能说会道——谁是最佳小导游 (1)自读本题中的提示,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与任务。 (2)学生独立准备口语交际的内容 ( 3)小组交流,联系介绍家乡。 4、全班交流,各小组推选一名小导游,在全班交流、介绍。 5、教师总结:家乡有勤劳善良的人民,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家乡有有趣的风土人情,家乡有我们幸福的家园,我们不仅要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我们还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家乡、美化家乡。三、展示提升。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六、拓展延伸:
完成“笔下生辉”。练习描写身边的一处景物。
三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7、《七颗钻石》 课型:新授课 执笔:王鹤飞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姑娘的美好心灵,体会有爱才会有幸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重点句子表达的意思。
3、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复述课文,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预习检测
1.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勾画生字词,给生字注音并识记生字。
(2)再读课文,理解词语,不懂的可以借助工具书。
焦渴: 凋谢 : 捧场: 小心翼翼:
2、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大声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有几部分? 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1、根据拼音写汉字。
hàn zāi shuǐ dī qīng líang jiāo kě zuàn shí
( ) ( ) ( ) ( ) ( )
2、组词语。
焦( ) 缝( ) 股( ) 滴( )
蕉 ( ) 逢( ) 没( ) 摘( )
六.拓展延伸。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一、预习检测
1、复习旧知,《七颗钻石》一文写了什么?
2.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说说你了解到水罐为什么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
3. 品读感悟,感情升华。
(1)你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2)课文为什么以“七颗钻石”为题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合作探究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泉眼 一( )水流 一( )钻石
一( )山峰 一( )旱灾 一( )水罐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18、平分生命 课型:新授课(精读课) 备课:周东平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听写生字、词,能正确组词。积累好词、好句。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贝贝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贝贝的心理,感受贝贝愿为妹妹付出生命,平分生命的伟大的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习检测
1、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1)、导入新课。什么叫平分?世上哪些事物可以平分?
(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理解。
第一步组长组织全组先统一字词,然后组织大家朗读识记。(可以领读也可以两人互读。)
第二步自己读,读中理解词语意思,有不理解的词语用“△”标记出来。
第三步在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不能解决的在全班解决。
2、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速读课文,课文写了什么?
(2)、按照一定的顺序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段意。(在书上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