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圆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3、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相应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5. 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三、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直尺、圆形物体、菜板道具、铁皮道具、纸剪的圆、绳子等
学生:圆形物体、直尺、绳子、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回想一下之前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师: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什么呢?
生: (长十宽)x2
师:正方形的周长呢?
生:边长x4
师:那么圆的周长又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我找同学大声读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