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历史的画卷——
外国历史画、宗教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外国历史画的概况,对其作用、创作方法、自身发展、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有所认识。学会运用历史画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具体的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等方法,提高鉴赏历史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外国绘画作品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外国历史、宗教绘画作品的概况及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历史画欣赏的特殊视角和画家在作品中倾注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其他教学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展示照片,问:同学们,这段视频你们熟悉吗?
生:回答
师:是的,这是大家参加“三操”比赛的照片。同学们冒着炎热,挥洒汗水,激情发扬。现在的科技飞速发展,我们可以生动快捷地记录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但是在照相术发明以前,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要将一件历史事件进行图像的描述,有哪些方法?
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师:展示相关的作品图片——绘画、雕塑、工艺品的图纹装饰
生:赏析作品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画、宗教画,去看看外国的艺术家们是如何来对历史事件进行图像的描绘的。
二、新授
(一)阅读了解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思考:
什么是历史画?它有什么作用?
38页的两幅作品的名称是什么?它们以怎样的表现形式呈现?是哪个国家的?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生:浏览教材,寻找答案
(二)欣赏感悟
1.师:多媒体放映《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
引导学生回答
(1)看:①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
表现形式:瓶画
国家:希腊
创作的背景:两位英雄在紧张战斗间隙玩骰(tóu)子
②画面内容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画面中描绘了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玩骰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
(2)析:请你说说这幅作品的构图是怎样的?色彩如何?有什么艺术特色呢?
师小结:
色彩——“黑绘”风格,画面是红赭色底子上显出黑色的图案,所以又属于”黑绘”风格的画作
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两个人物,思考:他们的面相是在什么角度观察到的?眼睛又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呢?
外部轮廓突出,细部用线条表现,绘画形式没有完全摆脱埃及艺术的影响。这两个人仍旧严格地用侧面像表现,眼睛看起来还仿佛是正面像。——我们把这种表现方法叫做“正面律”。
(3)思:作品的思想内涵
古风时期的希腊画家开始信赖自己的眼睛从特定的角度观察到情况,特别是绘画中敢于运用短缩法来表现特定的视觉感受。整个画面极富装饰情趣。
2.师:多媒体放映《伊苏之战》,引导学生从看、析、思三个方面去赏析作品
生:(1)看:作品的基本信息,创作的背景,画面内容,说说自己的发现。
讲述:基本信息——伊苏之战(镶嵌壁画) 罗马
背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与波斯王大流士三世进行了一次关键性激战
师:适当补充:镶嵌壁画是以彩石、玻璃等不同材质拼嵌而成
创作背景:这次战役在马其顿方面,动用军队仅3~4 万人,而波斯的军队则超过12 万人。亚历山大善于用兵,地势也有利,结果波斯军队损兵折将,伤其大半,一时溃不成军,大流士竟从战场上只身逃脱,他的家眷也尽皆被俘。
画面内容——(你从画面上可以判断出哪边是胜利的一方,哪边是失败的一方吗?你如此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右侧是溃败的波斯军,大流士三世见到大势已去,急命车夫催赶战车,仓惶逃跑,脸上露出慌张的神色。画的左侧, 因受岁月侵蚀,部分马赛克已经剥落,图像不清。那里刻画了亚历山大及其骑兵们的威武雄姿,马其顿身披甲胄,率先闯入波斯军阵,正用长矛往大流士方向直刺过去,其余军士直奔溃军方向,力图杀尽敌人。
(2)析:教师引导学生赏析作品
生从构图、色彩、艺术特色等方面思考、讨论并回答
师适当补充:构图庞大,人物众多,激烈的战争场面处理得非常细致。负伤倒下的马,踢腿溃跑的脱缰之马,骑士的长矛,马其顿王的脸容,背景的战场气氛组成了画面的节奏美。
(3)思:作品的内涵
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
战斗双方的胜负局势已跃然画上,戏剧性的冲突与对立构成了全画的基调。
(三)发展探究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所欣赏的作品都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那么历史画的表现内容还有没有其他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39、40页,找出:什么是历史画?介绍的作品有哪些?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什么人的作品?
师:指导学生朗读概念,加深印象
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绘画称为历史画。西方美术史中“历史画”的概念已不仅仅指那些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还包括宗教和神话故事。
师:教材中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宗教故事的作品呢?
生:回答
师:同学们,大家有么有发现,三幅作品的作者都是哪个国家的?
生:意大利
师:所以,我们把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2.师:多媒体放映《最后的晚餐》,引导学生从看、析、思三个方面去赏析作品
生看:基本信息:作者达•芬奇,他不仅是天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诗人、哲学家和音乐家,而且是位很有成就的解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工程师等等。
作品创作的背景是什么?达芬奇是如何进行构图的?你认为这么分割画面有什么好处?
1. 观察(画面内容)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
2. 讲解(历史史实)题材取自《圣经》故事。犹大向官府告密,耶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
3. 分析(艺术特色)构思巧妙,透视严谨,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引人入胜。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耶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
4. 思考交流
①根据收集资料,交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达•芬奇其人其画。
②仔细观察画面,举例说明画家刻画了十二个门徒的哪些人物性格?是怎样表现他们的性格的?
③画家采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画面的主要人物耶酥的?
5. 欣赏:不同版本的《最后的晚餐》,体悟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独到之处。
3.多媒体放映《最后的审判》
1. 观察(画面内容)全画以耶稣为视觉中心,形成一个视觉左右对称均衡和谐的章法,人物的组合动势构成旋涡形,犹如暴风卷起的人群。
2. 讲解(历史史实)是《圣经》的传统题材,在所有的教堂里几乎都有这个主题的壁画。它是宣传人死后,行善升天,作恶入地的因果报应。
3. 分析(艺术特色)画面采用了水平线与垂直线交叉的复杂结构。周而复始的活动,上升与坠落,联结着整个人群活动的审判者基督这一中心人物。
1. 基本信息: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合称“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的画以“秀美”著称,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画作一样。
2. 历史史实:拉斐尔借助宗教主题表现现实与理想相结合的完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