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4、熟背全诗
学习重点:
1、学会鉴赏诗句;
2、理解诗歌的情感。
学习难点:学会鉴赏诗句。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案
1、字音
危樯( ) 吝啬( ) 蔷薇( ) 稼穑( ) 月涌( ) 踊跃( )
捅娄子( ) 蚕蛹( )兵马俑 ) 平野阔( ) 寥廓( ) 飘飘( )
缥缈( )漂流( ) 瞟觑( )沙鸥( ) 呕吐( )呕哑嘲哳( )
怄气( )沤肥( )殴打( )莲藕( )
2、词语解释
(1)旅夜: 。
(2)危樯: 。
(3)名岂文章著: 。
(4)官应老病休: 。
(5)飘飘何所似: 。
(6)天地一沙鸥: 。
3、名句默写
⑴细草微风岸, 。 , 。
⑵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
4、杜甫的生平思想
杜甫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三十五岁(747年)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这时正当开元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诗人从小好学,七岁开始吟诗,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条件。从二十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十年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北游时,与高适、李白等人结识,并跟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这时起,诗人接触到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山河,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作为代表的《望岳》一诗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不过,他的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现实,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只是创作的准备时期。
第二时期: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747-756),是杜甫十年困守长安的生活。他的诗歌创作走向现实主义。这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实现他的“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饿受冻,但他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决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第三时期: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756-759),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他感受到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后投奔凤翔的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谏官),后因上疏营救房琯的罢相,触怒肃宗,从此屡遭贬斥,在由凤翔回鄜州的路上,看到了战中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激励人民参战。这时期的作品有《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759年年底弃官回到成都,在朋友有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他最后一起“漂泊西南”的生活。764年,严武再镇蜀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他又度过六个月的幕府生活。在这十一年的的漂泊生活中,他竟写了一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770年冬天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813年由他的孙子杜嗣业“收拾乞尸”才把停在岳阳的灵柩归葬偃师。诗人的遗体还在外漂泊了四十三年。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不过他不管是穷达,都要兼善天下。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他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幸福牺牲自己。他因爱国而忠君,他又讽刺皇帝揭发权贵达官们祸国殃民的罪行。和儒家的思想又有极大的同之处。
5、文题·背景
文题“旅夜书怀”中“旅”有“旅居”的意思。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夜” 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和诗中的“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应。“书怀”与“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应。
杜甫晚年流落四川,先在成都,继在梓州,又回成都,后又到了到了夔州。此诗写于最后离开成都,从渝州(今重庆市)去忠州(今四川忠县)的途中,时在765年春天。杜甫在成都时依托老朋友严武,严武是成都尹兼剑南西川节度使,可是严武在765年4月忽然死去,杜甫感到在成都再无凭依,五月他就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想往江南或家乡一带移动。诗中写的是月夜江中行舟的所见所感。
6、诗歌译文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名声难道应因为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课堂学习案
【内容赏析】
首联: 。
颔联: 。
颈联: 。
尾联: 。
【情感赏析】
认真研读全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
【艺术手法赏析】
本诗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大大增添了本诗的艺术感染力。(至少写出三种表现手法)
1、手法: 。
分析: 。
2、手法: 。
分析: 。
3、手法: 。
分析: 。
4、手法: 。
分析: 。
【深度赏析】
1、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
2、颈联如何理解?
答:
。
3、赏析尾联。
答:
。
随堂检测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危樯 吝啬 蔷薇 稼穑 B. 月涌 踊跃 蚕蛹 兵马俑
C. 飘飘 缥缈 漂流 瞟觑 D. 沙鸥 呕吐 怄气 沤肥
1、B(A. qiáng sè qiáng sè;B. yǒng ;C. piāo piāo piāo piǎo;D. ōu ǒu òuòu)
2、答: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答: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4、答: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怀才不遇的苦闷,漂泊无依的伤感。
二、阅读检测
【课内阅读】
阅读杜甫的《旅夜书怀》,回答后面的问题。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答:
。
3、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答:
。
4、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
【课内阅读】
阅读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5、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的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