❺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图形的旋转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8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点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点】
理解旋转含义,感悟其特性及性质。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最上面的主题图,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现象吗?
生:这是旋转现象。
师:二年级的时候大家已经初步认识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老师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理解旋转方向。
师:(运用主题图)旋转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给我们以美的感受,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将例1中的钟表指针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拨动)
师:观察钟表指针的旋转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生:旋转的方向不同。
师:顺着钟表指针旋转的方向叫做“顺时针”,与钟表指针旋转方向相反的,叫做“逆时针”。老师板书。
2.理解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
(出示教材第83页例1的钟面)
师:(将钟表上的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生:指针顺时针从“12”旋转到“1”。
师:请问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的?谁再完整地说一遍?
生: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从“12”旋转到“1”。
师:真不错。指针从“12”旋转到“1”旋转了多少度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0°,因为从“12”到“3”是90°,而“12”到“1”就是把90°平均分成3份中的1份,所以是30°。
师:非常棒!谁能综合刚刚我们讨论的,完整地描述一下这个旋转过程?
生: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描述,想想看,要清楚地描述一个物体的旋转现象,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生1: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
生2:旋转方向以及角度。
生3:旋转物体运动起止位置。
3.归纳总结旋转的意义。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旋转?
生:旋转就是绕着中心点朝着一个方向转动一定的度数。
师:判断钟摆是不是做旋转运动?为什么?
(演示教具)
生:是旋转,因为具备旋转的三要素。
(二)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1.理解题意,分析解题。
师:如图,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像这样在方格纸上每次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你有什么发现?
生1:旋转时点O的位置不变。
生2:每旋转一次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都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生3:三角板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四次后回到原位置。
2.旋转的特征。
师:谁能总结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特征?
生:在旋转过程中,三角板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3.旋转的性质。
师:请认真观察,在旋转过程中,三角板在每次绕点O顺时针旋转90°时,它对应的点,对应的边到点O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生:它对应的点,对应的边到点O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师:除了对应的点,对应的边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