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 3 课
弘扬优秀家风
(共 2 课时,第 1 课时)
一、教材分析
《弘扬优秀家风》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一家 人”的第 3 课。本课分为“探寻优秀家风”和“优秀家风代代传”两个板块。
本单元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中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第 5 条“知 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习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方法” 。针对五年级 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教材对课程标准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拓展。
《弘扬优秀家风》本课需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层面理解“家风”的含义。五年级的学 生大多数在家庭生活中懂规矩、守规则,但是关于家风背后的深刻内涵、家风对自身成长 有何作用,传承和践行家风对社会风气有何意义等问题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做好前期资料搜集,课堂教学采用交流分享、情境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理解 家风,并鼓励学生利用不同途径收集发现优秀的家风,从而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 知道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 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通过课前 访谈及对照自身行为,懂得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通用不同途径收集优秀家风, 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及其表现。
2.在展示交流中体会家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 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
3.知道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
三、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家风家训的资料;对家里长辈做一次访谈,访谈记录表。
教师:视频《家风家训》、课堂学习评价单、ppt。
四、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顺势导入
1.出示北京四合大门上刻的祖训“仁”字。
学生交流自己老家、外出旅游时看到的此类“大门上的教导”的例子。
2.揭题:这些有着仁爱、和睦、国泰民安等美好希望的“大门上的教
导”是世世代代传承的美好家风的一种表现形式。
(1) 板书课题:弘扬优秀家风
(2) 课件出示: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 文化。 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一个词、一 句话、一个故事、一 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二) 任务驱动,探寻优秀家风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 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子任务一:涵养德行,修身立志
1.小组合作探究:
出示学习要求:
(1) 阅读课本第 16-18 页“活动园”第 1、2 两组的内容;
(2) 选择自己最有感触的一个词或是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交流汇报:
(1) 指名小组汇报。
①说一说对名言警句的理解。
②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补充自己摘抄的一句名言并分享感悟。
③想一想: 同学们为什么对《朱子家训》印象最为深刻呢?
(2) 小结:《朱子家训》堪称我国家训的的典范,它以家训的形式传承家风,直到今天, 对我们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 分享名言,说说感悟:除了《朱子家训》《诫子书》,我国古代的家训家规还有许多, 课前我们班同学也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了有关资料,你们还知道哪些?
4.屏幕出示 (配乐朗读) :
孔子《论语 季市》: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李世民《帝范》: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 以行德义。
颜之推《颜氏家训》:多为少善,不如执一。为善则欲,为恶则去。 曾国藩《曾国藩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5.探究:泱泱中华五千年,无论是圣人先贤、帝王将相,还是书香世家,这每一字每一 句,传递不仅仅是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它更是在传递什么呢?
子任务二:百年革命,家国情怀
1. 阅读课本第 17-18 页展示的三封家书:
林觉民给妻子的家书《与妻书》
聂荣臻给父母的信
一名解放军战士给妻子的信
出示阅读要求:
SHAPE \* MERGEFORMAT
这就是中国的革命人,共产党人,在百年的革命历程中,他们的家国情怀是特殊的家 风印记,更是伟大民族之魂。
2.全班交流分享。
引导学生从这三封家书中既有对小家的牵挂,更有对“革命”“国”这个大家的关 怀和奉献等方面展开交流分享。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