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1.溶洞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应用类比推理对溶洞以及钟乳石等的形成进行推测。
3.探究中能够与人合作、积极交流,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4.通过研究溶洞,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溶洞的形成过程。
2、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1)滴管、烧杯、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吸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石灰石、鹅卵石等。(2)收集一些溶洞图片资料,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课前参观当地的溶洞。
2.教师准备:(1)有关溶洞的声像资料。(2)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的成因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溶洞及其内部地貌特点。
1.教师提供生动、丰富的声像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溶洞。
2.深入仔细地观察并结合已有的经验,使学生认识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并充分描述其特点。
二、研究溶洞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