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分班考)摸底测试卷(五)(试题)-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栖息(qī) 钥匙(chi) 剔出来(tī)
B.花蕊(ruǐ) 夹衣(jiá) 伶伶俐俐(lín)
C.兴旺(xīng) 搅和(huo) 咽唾沫(yàn)
D.丑恶(wù) 依偎(wēi) 白云观(g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唯恐 书藉 无边无涯 B.觉察 慈详 飞渡重洋
C.漫长 资格 万不得以 D.尖锐 拨弄 无暇顾及
3.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载渴载饥 载歌载舞 B.弗若之矣 自愧弗如
C.孰为汝多知乎 知足常乐 D.及其日中如探汤 赴汤蹈火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依然很严峻,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B.在机会面前,徘徊不前的人会错失良机。
C.雨后,瘦西湖畔的柳树显得格外清脆。
D.北斗卫星发射成功了,指挥大厅一片沸腾。
5.给下列一段话选择合适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人的大脑皮层虽然很薄,( )( )把它剥离下来,( )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而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 ),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A.但是 只要 并 于是 B.但是 如果 并 因此
C.并且 如果 就 但是 D.并且 只要 就 所以
6.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腊八粥》一文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件事情,其中重点写了“等粥”。
B.《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都注重情感的表达,但表达的方式完全不同。
C.《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多种人物描写的方法,立体塑造了一位英雄父亲的形象。
D.《学弈》一文短小精悍,对比鲜明,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7.参加“批评/夸赞更能使人进步”的辩论,我方的观点是“批评更能使人进步”。下列名言与我方观点相吻合的一项是( )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二、填空题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惟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思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_,__________,被初阳蒸融了。
(3)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________。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情境补充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让我们明白: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人的规定;如果能把事情做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2)《长歌行》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劝勉我们要珍惜青春,积极进取,不要老来空自悲叹;而苏轼却在他的《浣溪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人们不要空发衰老的哀叹,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什么时候努力都为时不晚。
(3)为了这次艺术素养大赛,明明可是下了一番苦功练习钢琴曲,结果,他却因为紧张没能进入决赛,而花花本没想参加这次艺术素养大赛,却因为另一位参赛同学生病而临时顶替,谁知拿了个一等奖回来。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填写字的笔顺或笔画(不写名称)。
(1)“忆”的第3笔_____________。 (2)“爽”的第3笔是_____________。
(3)“火”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 (4)“撇”的第7笔是_____________。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liáo”字。
(1)星星之火,可以( )原。
(2)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 )乱。
(3)他的作业一向字迹( )草。
(4)奥运会( )亮的会歌旋律随水柱飞扬。
三、语言表达
12.发挥想象,补充句子。
(1)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了。她提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____________。
(2)“A”是一座金字塔,“C”是未满的月牙儿,“D是一把竖琴,“O”是____________,“S”是____________。
13.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请在信的不同位置加上标点符号,分别写在下面,看看父母各是怎样读的。
父亲笑着这样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哭着这样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写句子。
(1)写一个表现读书的句子,用上“如饥似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以“日出”为内容,各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句末的标点,改写句子,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舍不得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句: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天眼”之父——南仁东
①2017年9月15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岁。此前的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②“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南仁东的同事和学生们如此评价。1993年,在日本东京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仁东对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没有多少人看好这个设想。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地方?施工难题能不能克服?这些都是未知数。
③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他要寻找当地的窝凼——几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体围绕,正好挡住外面的电磁波。“为了选址,南老师当时几乎踏遍了那里所有的洼地。”南仁东的学生甘恒谦回忆,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但访山归来,南仁东心里有了底,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
④工程的每一步都关乎项目的成败,南仁东的付出有时甚至让学生们觉得“太过努力了”。他连夜要赶项目材料,课题组几个人就挤在南仁东的办公室,逐字逐句推敲,经常干到凌晨。
⑤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锁网变形,既要受力,又要变形,在工业界没有什么现成技术可以依赖。国家标准是10万次伸缩,而FAST需要200万次的伸缩,南仁东自己提出了特殊工艺,后来支撑起FAST的外形。不认识他的人,初见面觉得南仁东像个农民。面容沧桑、皮肤黝黑,夏天穿着T恤、大裤衩,骑着自行车,他自己也跟学生说:“我就像个农民。”
⑥2016年9月25日,FAST竣工并进入调试阶段。利用这一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人类可以观测脉冲星、中性氢、黑洞等等这些宇宙形成时期的信息,可以探索宇宙起源,这也将在环境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11月17日,“天眼”之父南仁东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1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独一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荒山野岭: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短文第⑤自然段画“ ”的句子描写了南仁东的外貌,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说明南仁东生活朴实、点明了科学家的特点。
B.为了告诉读者南仁东的样子,让人们记住他。
C.为了说明南仁东是一个不注重个人形象的科学家。
D.反衬出南仁东致力于完成国之重器项口,潜心FAST研究的科学精神。
17.短文介绍了中国“天眼”工程的功能,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18.“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南老师只做了哪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研究FAST的过程中,南仁东遇到了哪些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阅读与理解
生命不止,迁徙不息
①说起迁徙,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在这支浩浩荡荡的迁徙大军中,角马无疑是中坚力量。
②角马能忍受贫瘠的环境,但必须每天或隔天大量饮水,因此在它们的活动区域15-25千米范围内必须有水源。这也是角马迁徙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最大的角马种群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数量超过100万头。角马每年的迁徙时间都有所不同,为了追逐湿润气候带来的丰沛水草,它们不惜每年长途跋涉2800多千米,在非洲大草原上作顺时针运动。
③当南方草原的雨季结束时,上百万头角马从塞伦盖蒂北上,来到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一同迁徙的还有其他食草动物,它们按照消化特性自觉地分批开拔,喜食高层新草的斑马打头阵,爱吃中层嫩草的角马紧随其后,偏好底层短草的瞪羚殿后。这支食草大军的排列并非绝对的泾渭分明,角马和斑马也常常携手同行。
④角马在迁徙中集结成群,它们会将年幼的个体保护在群内,夜晚休息时也会轮流放哨。尽管如此,每年这一路奔腾,角马们也养活了路上埋伏和尾随的肉食动物。草原上随时上演各种惊心动魄的狂野杀戮:一只正在游泳渡过马拉河的角马,很可能被河中的鳄鱼攻击;草原上一只年轻的角马或许会成为狮子的大餐。
⑤角马交配的季节通常是在5月到7月,有孕在身的角马妈妈即使跑长途也没有什么“孕妇专座”,照样千里奔袭。第二年1月到3月,当雨季再次来临时,回到塞伦盖蒂的雌角马会在几周内产下上万头小角马,并带着宝宝踏上新一年的征程。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的是( )
A.它们不惜每年长途跋涉2800多千米。
B.在它们的活动区域15~25千米范围内必须有水源。
C.最大的角马种群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数量超过100万头。
D.草原上一只年轻的角马或许会成为狮子的大餐。
22.根据短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1)第①自然段画“ ”句子中的“角马无疑是中坚力量”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画“ ”句子中的这支食草大军的排列并非绝对的泾渭分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3.从全文看,下列说法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角马是非洲草原迁徙动物中最主要的种群。
B.角马的迁徙养活了路上埋伏和尾随的肉食动物们,是食物链的重要一环。
C.角马每年的迁徙时间都有所不同,是随雨季变化而变化的。
D.角马每年在迁徙途中生产角马宝宝。
五、书面表达
24.习作与表达
相册里、手机上、电脑中,一张张照片定格你生命的一瞬间,留住你难忘的一件往事,记录你成长的一段历程……请翻开记忆的相册,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张写下其中的故事,要求:①题目自拟,450字左右;②详略得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错误的更正如下:
A 钥匙(shi)
B 伶伶俐俐(líng)
D 丑恶(è)
2.D【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错误的更正如下:
A书藉—— 书籍
B慈详 ——慈祥
C 万不得以—— 万不得已
3.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多义字,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项,载渴载饥:又饥又渴。故“载”意思是又。载歌载舞:边
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故“载”是一边……,又。
二者都是并列性的连词,意思相同。
B项,弗若之矣: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弗:不如。
自愧弗如: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弗:不如。
二者意思相同。
C项,孰为汝多知乎:是谁说你智慧多呢?知:通 “智”聪明、智慧。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对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满足并取得快乐。知:知道。
二者意思不同。
D项,及其日中如探汤: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汤:热水。
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意思是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气,不留余力地前进。汤:热水。
二者意思相同。
4.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项,严峻:严重。这里形容“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使用正确。
B项,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这里形容在机会前犹豫的人,使用正确。
C项,清脆:(声音)清楚悦耳。这里形容“瘦西湖畔的柳树”,使用错误。
D项,沸腾:比喻情绪高涨。这里形容北斗卫星发射成功后人们情绪高涨的样子,使用正确。
5.B【详解】此题是对关联词的考查,要明确关联词的正确用法。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就可以了。
结合“人的大脑皮层虽然很薄”可知,后面接转折“但是”;“把它剥离下来”和“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之间是假设关系,用“如果”,和“将它展开”是并列关系,用“并”;“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为结论,与前文构成因果关系,故用“因此”。
故选B。
6.B【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B项,《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两篇文章的情感抒发,都是真切自然的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在情感上都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惋惜、惆怅。不同点:《匆匆》运用了排比、设问、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方法表现出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情感。而《那个星期天》则是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动作、心理、环境等描写,来再现当时作者情感的变化。故此项说法表述不正确。
7.D【详解】本题考查名言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项,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B项,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知识只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才恨自己读太少了,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难。
C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D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据此可知,符合“批评更能使人进步”的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选D。
8. 专心致志 弈秋之为听 有鸿鹄将至 援弓缴而射之 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冷露无声湿桂花 山是眉峰聚 眉眼盈盈处【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文默写。《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本题考查名人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意思:人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常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
(4)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唐代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9. 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 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详解】(1)本题考查名人名言。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三国时期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北宋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3)本题考查谚语俗语。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多用来比喻对于一件事情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不经意间的一件事情,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即凡事都应顺其自然,不可强求。
10. 丶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笔画笔顺的掌握。
忆:共四笔,依次是:点、点、竖、横折弯钩
爽:共十一笔,依次是:横、撇、点、撇、点、撇、点、撇、点、撇、捺。
火:共四笔,依次是:点、撇、撇、捺。
撇:共十四笔,依次是:横、竖钩、提、点、撇、竖、横折钩、竖、撇、点、撇、横、撇、捺。
11. (1)燎 (2)缭 (3) 潦 (4)嘹【详解】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本题是字形相近,偏旁不同。解决的办法是抓不同,想大意,再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