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因材施教
内容摘要:因材施教是一个从测评学生个性特征,制定相应教育解决方案的一个体系。作为老师,我时刻反省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怎样才能及时纠正错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使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答案是只有实施因材施教。作为教师的我应当以负责任的态度,带着爱心去实践因材施教,为那些在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援助,做到有教无类,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快乐的学习。
关键词: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 个性差异
Abstract:Individualized is an evaluation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o develop a system of appropriate education solutions. As a teacher, I always reflect on their own educational ideas and educational means, how can promptly correct the error of educational thinking and educational means, so that students can get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answer is that on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ized As a teacher I should take a responsible attitude with love to practice individualized to provide effective assistance for those students who need help in learning, so that education, so that each student can find their own learning happy to learn.
Key words:Individualized teaching method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1
一、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含义 2
1.因材施教的基本含义 2
2.因材施教的当代内涵 2
(1)因“材” 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差异 2
(2) 因材施教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前提 3
(3) 因材施教应着力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4
二、因材施教在教育中的意义 5
1.因材施教对于教师的意义 5
2.因材施教对学生个性和个体发展的意义 5
(1)要求在教学前预想学生差异 5
(2)要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6
(3)要求在作业中要体现个性化 6
三、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6
1.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6
2.教师要对学生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7
3.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式 7
四、因材施教的基本策略 8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8
2.敏锐的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短处 8
3.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9
4.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9
参考文献………………………………………………………………… ……… 11
致 谢 12
一、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含义
1.因材施教的基本含义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实因材施教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在学校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明显,所以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对学生需要的引导,兴趣的培养,积极发展学生个性的独立性、创造性,教学应视学生具体情况予以个别对待、因材施教。
2.因材施教的当代内涵
(1)因“材” 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差异
学生生理及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差异,这是“材”的核心内容,是因材施教的着眼点和依据。但我们认为“材”还包括“教材”在性质、内容、结构、要求及教学法和“教师”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课堂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以上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进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必须承认学生之间是存在身心差异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均属独特的天赋,都有教育价值。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并不大,有时是因为我们教师用一种标准去衡量不同学生而产生了“主观差异”,这种“主观差异”往往是导致学生最终学习结果差异的最直接原因之一。据调查显示:占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一种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能差异,教师只要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都能学习每一学科、达到全部的教学目标,获得优异的成绩。而他所提到的“恰当的课堂教学”也就是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即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允许不同的学习进度,达到教学目标。如在讲力的合成与分解一课时,基础目标是能知道合成、分解的概念,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对力进行合成与分解;中层目标是进行正交分解法的应用;高层目标是通过抛锚式教学,学生得出:合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任意一个分力的结论。这样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精神。
第二,教师要根据学科及教材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不同方面得到发展。教师针对教材不同特点的施教过程就是发展学生不同素质的过程,这与因材施教的目的是完全吻合的。
第三,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要靠教师的引导,而教师之间也是存在身心差异的,所以每位教师要根据自身条件,寻找学生、教材与自我三者之间的结合点,使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最佳实践场所。比如,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时,可以把“情感激发”作为一个重要的结合点,先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喜怒、哀、乐,然后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同时外化自己的情绪、情感,引起师生共鸣,再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状况下去自我理解自我感化,实现特定情感下的最大化发展。无疑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 因材施教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前提
课堂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学生的配合。其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认为教师的作用目前正在发生变化,权威式的传递知识的办法正在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判断学习者的需要、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等办法加以补充,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学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 传统教学中常常把一些观念、准则、条文强加于学生,并忽视学生的个别发展与个别需要,更没有注意激发学生思维,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极强生命力和活跃思维能力的个体看待。因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传统教学不足的同时也对现代教学提出了应具备的一些特征和课堂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的一些基本要求。很多教师经常抱怨学生思想懒惰、依赖性强,独立自学能力差,其实这恰恰是我们长期施行包办代替式教学结出的苦果。改变这种境况的根本措施是教师不要把一切知识以成品的形式赠与学生,而要作为脑力劳动的任务布置给他们,留下时间,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寻求自认为是最佳的答案。
(3) 因材施教应着力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有句古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予他人的任何东西,在我看来相对地似乎是无意的,对行为只产生些微小或根本不产生有效的影响,我终于感到唯一能对行为产生意味深长的影响的学习是自己发现并把它化为己有的知识。很显然强调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并运用方法发现学习对学习者至关重要。现代教育所承担的是要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僵硬刻板的“填鸭式”、“封闭式”教学方法以及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应当革除。素质教育的真谛,就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把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基础性的身心结构和功能。其内化的过程就是开发、塑造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是靠他们自己掌握知识、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方法怎样是决定他们最终学习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认识能力等均处于较低水平。所以教师的指导、引导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我们教师在教的方法上进行几个方面的转变:由用一个固定的、单一的模式要求学生、转变为多元思维方式指导学生,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发展;由纵向知识教学、转变为同时注重横向知识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识别力;由重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过程的教学,经常性、用心地与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过程、理解过程、解题心得,指导学生多思、多悟,帮助学生查找学习“病因”。其次,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学习方法,比如按程序教学的要求自定步调;掌握学习中形成性评价后的反馈矫正;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等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突破了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着眼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学为主、教为导”的思想,把为学生学习服务放在教学的至高点。这无疑是现代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根本保证。因为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将教师的要求个体化,将发展的目标个性化,最终实现个体素质的提高,这也正是现代课堂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精髓所在。
二、因材施教在教育中的意义
1.因材施教对于教师的意义
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监控学生的发展过程并适时纠偏。第一,老师要适时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如果老师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空不对称,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学生很容易摆脱老师的监控。第二,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必须在老师的监控之中,其行为表现实际上是记忆力、兴趣和爱好、反响速度、摹仿能力和耐力等五种行为特征的综合反应。哪一种行为的偏差都会对一个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所以老师必须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第三,鼓励和强制同样都是使其“乐知”的法宝,有的人天赋反叛心理,强制的方法只能逼迫他向相反的方向走,这类人是少数;但大多数人是需要管理和监督的,即使是逼入知识的殿堂,终究会有尝到知识的美味那天,待那时自然就是“乐知者”了。第四,作为教师应彻底消除偏见,切不可厚此薄彼,因材施教的精神就是有教无类,人人都应得到公平的教育。
2.因材施教对学生个性和个体发展的意义
“教育的平等只能是过程机遇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等。”这让我开始反思教师是否仅仅只是关注学生教授结果的一致,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我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就想到一副漫画《教育》:千人一面出自同一个模子。这样忽视学生个性的教育必定失败的。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少年,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他找到合适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施展才干。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而他们获知的效率具有不同步性。新课标也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创设教学环节中,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如何做到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准绳,灵活运用各种个性化教学手段、个性化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区域。
(1)要求在教学前预想学生差异
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应该是备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学生的共性及特殊性,并根据这些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而且是适当地揣测不同认识水平层次的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不同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要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我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下高高的讲台,允许学生对自己及教材的知识进行个性化理解,宽容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出现不同解题思路,不同的解题答案。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大力表扬。当然,学生如果有不合常理的奇思妙想,要恰到好处地进行引导,只有这样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发挥个性的机会,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大声说话,面对教材,面对权威才能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创新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3)要求在作业中要体现个性化
传统的作业,统一布置,统一要求,统一答案,从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如果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进行分层作业或选择作业,把作业根据难易程度设成基础题、提高题、发展题,这样操作起来灵活度更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增强各个层次学生的自信心。
全面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独特性,确认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不同智力表现的教学环境,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积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发展,须知,有个性的教育,尊重个性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三、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
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之中,不同性格、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灵活地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材施教策略的设计和施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有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特性。
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述缺乏条理的学生,要多让他们在课堂上作复述和发言,以克服其不足;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要多暗示、提醒、提问,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开点“小灶”,增加课业,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或补课。
2.教师要对学生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相互作用的,因此,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煞了能力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抽去了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
现行的班级上课注重面向全体,往往搞大家齐步走而难于照顾到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的才能发展受到局限。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上各个领域的竞争加强,都要求学校教学注意从小培养有特殊才能的人。故现代教学要重视探索和采用一些特殊措施或制度,以保证早出人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