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短文两篇
◇教材分析◇
《谈读书》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文章是浅近的文言,语言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便于学生积累名言警句,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会,感受读书的乐趣,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能力。
《不求甚解》是一篇谈论学习方法的文章。它是一篇杂文,也是一篇驳论文。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否定,正面阐述了读书贵在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
两篇文章都是围绕读书的话题来谈的,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两篇短文虽短,但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论证严密,论证方法灵活多样,是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范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掌握、积累文中精辟的语句,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
2.掌握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3.体会语言的意蕴美和形式美。
4.学习驳论文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导入激趣,激发学生读书的乐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围绕“读书”这个话题进行探究。
2.自主感知、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体验中去感受读书的快乐,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理解和个性表达。
3.引导学生跳出文本,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4.比较阅读,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异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及高尚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理解两篇短文的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2)运用比较阅读法,分析两文论证方式的不同。(3)初步领会驳论文的写法。
2.难点:(1)理清培根《谈读书》的论证思路。(2)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尚。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更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该怎样读书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前的先哲的高论吧。
二、预习检测
(一)了解作者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后又学习法律。他将随笔这种文学体裁引入了英国,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二)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怡情(yí) 藻饰(zǎo) 狡黠(xiá) 诘难(jiénàn)
滞碍(zhìài)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cī)
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怡情:使心情愉快。
傅彩:着色。文中指给言辞增添光彩。
狡黠:聪明而狡猾。
诘难:诘问,为难。
滞碍:不通畅。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三)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2.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
论据的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等。
三、学习《谈读书》
步骤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句。圈点批注课文论述的不同内容,并尝试划分段落层次,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而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接着,论述读书与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主要论述读书的方法,指出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主要论述读书的益处。
步骤二:品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
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试举例说明。
明确:①比喻论证。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论证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对比论证。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论述了读书的三种偏向。正面与反面结合,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③归纳论证。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前六个分句具体论述了读书的作用,最后分句对前面的论述内容加以概括。在分述的基础上归纳并得出结论,这是归纳论证法。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会更使人信服。
步骤三:品读课文,积累读书名言
鲁宾斯坦曾这样评价培根的作品:“文章中充满灵感的常理,迄今仍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实用智慧,理解了它可以改造世界。”
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进行赏析,小组交流,全班分享。发言时请用“诵读式点评”的方式。即先诵读你所点评的读书名言,然后朗读你的点评。
明确:(预设示例)
生1:“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句式整齐,论证有力,论述了读书需讲究的方法。
生2:“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用排比句式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生3:我很赞同“讨论使人机智”的说法。有人说过:“你和对方每人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一下,每个人手里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你和对方每人一个思想,相互交换一下,每个人就拥有了两种思想。”
步骤四:自主解读,提出观点见解
现在,请运用你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语言,感受文中喷涌而出的足以改造世界、改造自我的力量。
(生自由读课文)
读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对文中的观点进行评判,这也是我们读书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请你从以下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发表自己的观点。
(大屏幕显示:(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说一段话。(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出来与培根“对话”。)
明确:(预设示例)
生1:“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曾经是一个十分脆弱的女孩。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读到了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被丑小鸭在逆境中的坚强深深感动了。从此我也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师: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阐释了“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一观点。是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生2:文中说读书时不可“寻章摘句”,这个说法有些不合适。刚才老师还让我们“寻章摘句”呢!“寻章摘句”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积累,从中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古人还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呢!
师:有胆识!
生3:他的看法有问题!他这样理解“寻章摘句”就正是“寻章摘句”的表现!文中所说的“寻章摘句”是指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断章取义的意思,绝不是指积累语言。
师:对!读书应该如此推敲细思,方可真正领悟其中要义!
四、课堂小结
学习议论文,重要的不是接纳观点,而是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内涵。“你唱我和”不是真正的思考,“百家争鸣”,思想碰撞,才是提升我们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的重要方式。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培根《谈读书》的其他译文,与本文进行比较,体会语言运用的奥妙。
2.模仿《谈读书》,写一篇“谈交友”的文章。
附:板书设计
谈读书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益处立论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不求甚解”是我们在《五柳先生传》中学到的一个词语,今天我们要学到的这篇课文以它为题,意在让我们了解陶渊明说此话的本意。那么,“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预习检测
(一)了解作者
马南邨(cūn)(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杂文集《燕山夜语》、诗词集《邓拓诗词选》等。
(二)文体知识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2)驳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三种方式。
①直接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