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赛马》这首乐曲是收录于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课“草原”中的一首蒙古族风格的二胡欣赏乐曲。
这是一首五声d羽调式、2/4拍的旋律动听的ABA结构的乐曲。《赛马》这首乐曲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热闹而欢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属于小学中学段,随着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逐步扩展,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能力。我所教的三年级一班是华旭小学整个三年级里对音乐的兴趣最高、音乐表现力最为突出的一个班级,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格外注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识谱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二胡乐曲《赛马》,简单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音色及形制特点,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感受2/4拍的韵律感,能够划分乐曲的基本段落及初步认识中国传统乐器——二胡;
3.技能目标:能够根据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进行适当的打击乐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感受2/4拍的韵律感,初步认识中国传统乐器——二胡;
(二)教学难点:能够划分乐曲的基本段落及对乐曲进行打击乐伴奏。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手风琴、双响筒及蒙古族头饰。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1=C 4/4
1 2 3 4 5 —|1 5 5 1 5 5 | 5 4 3 2 1—||
同学们 好, 您 好您 好,安老师您好!老师 您 好!
2.发声练习:1=(C-E)4/4
1 2 3 4 |5 4 3 2 |1---||
啦……
第一遍慢速连唱,第二遍快速、跳跃的演唱。
【设计意图】在训练学生对气息的控制的同时,训练他们区别连唱和有弹性的歌唱。
(二)复习歌曲
1. 师弹奏《我是草原小牧民》的钢琴伴奏,学生演唱,并且在一名同学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起做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
(三)欣赏乐曲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表演了动听的蒙古族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我觉得此刻我已经站在我的家乡——内蒙古大草原上了!现在老师邀请你们一起跟我走进美丽的大草原,你们愿不愿意?
播放内蒙古草原风景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短片让学生了解内蒙古风土人情,为后面的课做铺垫。
师:我的家乡美吗?在内蒙古草原上蒙古族同胞每年都会举行那达慕大会。请同学们看一看,那达慕大会上都有哪些竞技比赛?生答。(播放幻灯)
2.师:老师这有一段特别好听的乐曲片段,你们听一听是模仿那达慕大会的那一项竞技比赛呢?乐曲的主奏乐器又是什么呢?
师:你们还听到哪些乐器了?(播放乐曲片段)生答。
师:伴奏乐器是扬琴和木鱼。
师:同学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真棒!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我们熟知的拉弦乐器——二胡。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由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黄海怀先生创作的蒙古族风格的二胡曲《赛马》。
幻灯展示二胡的图片,带着学生一起观察乐器的特点:由调节音高的琴轴、琴杆、琴弦和琴筒和琴弓制成的,二胡的琴筒蒙着蟒蛇皮。
4.师:让我们再次聆听《赛马》,请你们听一听乐曲分为几个乐段(从速度、力度、情绪和节奏四个方面来区分)?生答。(板书)
(1)、我们先来一起听一遍第一乐段,我们听一听在这一乐段描绘了赛马场上的什么声音?作曲家描绘了赛马场上怎样的场景?它又表达了赛马手们怎样的心情?生答。
师:蒙古族同胞不仅喜欢马头琴,还喜欢一件特别便于携带的乐器——手风琴,现在老师用手风琴演奏第一乐段。老师演奏两遍,你们来听一听有什么区别。生答。
师:
【设计意图】手风琴第一次演奏时没有加力度变化,第二次用力度变化展现出马儿们疾驰而出的场景,目的是锻炼学生耳朵的灵敏性及提高他们欣赏乐曲的兴趣。
(2)、师:第二乐段的主旋律是作曲家完整的引用了蒙古族民歌《红旗歌》的旋律,我们在听第二乐段之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唱一遍第二乐段的主旋律。在老师播放录音时请你们仔细听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反复出现,共出现了几次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并用手指数表示出现的次数。(播放乐曲第二段。)
我们来听第一次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