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

238阅读 | 9收藏 | 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第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第2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第3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教学设计.doc第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万生敬仰 上传于:2024-06-17
《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目标:①熟读成诵,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②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③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2、过程、方法目标:①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自译文本;②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张焕然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请看大屏幕,读一下这副对联,看看这说的是谁?)(诸葛亮)大家了解诸葛亮吗?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智计无双,谋略过人,为蜀国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那么作为一位父亲,他在教育孩子方面又有怎样的智慧呢?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劝诫信。 齐读课题《诫子书》 二、初读课文 1、听读体会 听音频朗读,要求学生轻声跟读,注意字音、句子停顿以及语气语调的变化。 2、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把握朗读节奏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朗读感悟 通过齐读、分组读、指名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整体感知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朗读中师生进行多方位评价。 三、疏通文意 (一) 翻译方法 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五种: 1.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国名、官名、年号和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2.补。即补充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或补出省略的句子成分等。 3.省。即省略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4.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语替换文言词语。 5.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 (二)讨论交流 课文翻译: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四、品读探究 (一)诸葛亮为什么要告诫儿子? 诸葛亮到汉中后写给其兄诸葛瑾的信中有这样几句话:“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由这“不为重器”来推断,既对他寄予厚望,又不大放心,对他加以教海,训诫,当是自然的事。 (二)那诸葛亮告诫了儿子什么呢? 1、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