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诫子书
学习目标
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赏析精彩论点,积累名言警句。(重点)
3.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前我们也听了《诫子书》这首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学习指导(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夫(fú)淫慢(yín)险躁(zào)遂(suì)穷庐(lú)
2. 古今异义
(1)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低)
(2)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修养;今义,治理)
(3)意与日去(古义,岁月;今义,白天)
3. 一词多义
夫君子之行(品德)
①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非志无以成学(完成,成就)
②成遂成枯落(形成,变为)
遂成枯落(终于)
③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
意与日去(意志)
④意宾客意少舒(神情)
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⑤驰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
将复何及(来得及)
⑥及及其日中如探汤(等到)
4.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汉末避乱南阳,躬耕隐居,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死,受托辅佐后主刘禅。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兴十二年(234)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后人辑有《诸葛亮集》。
背景链接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时写给他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信,亦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以自身的言行感染、激励后代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均义无反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人所传颂。
三、学习指导(二)
整体感知
1.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生字注音。
(2)注意词句停顿。
3.学生仿读(提示:注意朗读节奏)
【点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指定学生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然后全班齐读。
5.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的情感。
6.学生自由散读,争取当堂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要疏通文意并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与探究。
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精读,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
2.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无结果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
师参与讨论。
(1)难点预见:
①词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性、驰、去、遂成枯落
②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