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13 短文两篇《谈读书》预习学案(含答案).doc

225阅读 | 8收藏 | 3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13 短文两篇《谈读书》预习学案(含答案).doc第1页
13 短文两篇《谈读书》预习学案(含答案).doc第2页
13 短文两篇《谈读书》预习学案(含答案).doc第3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3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又只能观望 上传于:2024-06-08
《谈读书》预习学案 一、预习《谈读书》,完成预习题。 (一)字词过关 yí( )情 liàn( )达 统chóu( ) 藻shì( ) 狡xiá( ) jié( )难 shè( )猎 滞( )碍 咀嚼( ) 味同嚼( ) 蜡 吹毛求cī( ) 矫情( ) chǎn证( ) 狂wàng( )自大 寻zhāng( )摘句 (二)内容梳理 文章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功用,提出了一系列观点。请认真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层次。 (三)完成课后题二,注意这两段文字的论述方式。 (四)摘抄文章中的名言警句并背诵。 二、课外议论文阅读。 谈谦虚 朱光潜 ⑴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做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表现的假面孔;它是起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随着已知世界扩大,愈前走发现天边愈远。他发现宇宙的无边无底,对之不能不起崇高雄伟之感,反观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谦虚之感。谦虚必起于自我渺小的意识,谦虚者的心目中必有一种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老是要抬着头去望它。这东西可以是全体宇宙,可以是圣贤豪杰,也可以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觉得自己伟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谦虚有它消极方面,就是自我渺小的意识;也有它积极方面,就是高远的瞻瞩与恢阔的胸襟。 ⑵看浅一点,谦虚是一种处世哲学。“人道恶盈而喜谦”,人本来没有可盈的时候,自以为盈,就无法再有所容纳,有所进益。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一切自然节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张先弛,升高欲跳先蹲,谦虚是进取向上的准备。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谷神不死”“旷兮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谷虚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毁。人的谦虚可以说是取法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这道理好比打太极拳,极力求绵软柔缓,可是“四两拨千斤”,极强悍的力士在这轻推慢挽之间可以望风披靡。 ⑶看深一点,谦虚是一种宗教情绪。宗教都有一个被崇拜的崇高的对象,我们向外所呈献给被崇拜的对象是虔敬,向内所对待自己的是谦虚。虔敬和谦虚是宗教情绪的两方面,内外相应相成。这种情绪和美感经验中的"崇高意识"以及一般人的英雄崇拜心理是相同的。我们突然间发现对象无限伟大,无形中自觉此身渺小,于是栗然生畏,肃然起敬:但是惊心动魄之余,就继以心领神会,物我交融,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也提升到那同样伟大的境界。对自然界的壮观如此,对伟大的英雄如此,对理想中所悬的全知全能的神或尽善尽美的境界也是如此。在这种心境中,我们同时感到自我的渺 小和人性的尊严,自卑和自尊打成一片。 (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请简述第⑴段的论证思路。(3分) 2.第⑵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3分)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