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理清情节结构,把握文章主旨。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句意、文意。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自主解决生难字词,感悟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
[重点难点]
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狼》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回忆作者相关介绍: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2.检查预习: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听范读录音,纠正字音。
三、具体研读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及工具书,合作疏通文意,存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