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将 相 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 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把握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表演和朗读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识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勇改等优秀品质。 (2)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法学法
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表演法、朗诵法
教学准备
教学ppt、和氏璧道具
教学过程
设计构想
一、复习导入
1、解课题:“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2、课文大意概述:《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候,主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向我们讲述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再和好的故事。
二、深入读文,分析人物形象
(一)学习完璧归赵
1、请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述故事内容。
2、默读课文1—10自然段,并找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认真品读赏析。
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3、找出几个连续的动词,组内表演蔺相如的动作;
4、从哪些词语中最能表现出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理直气壮”、“强逼”、“撞碎”
小结: 从蔺相如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当中能看出他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5、人物表演环节
(1)个别同学商谈单独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从上面评价中得出优缺点,老师表演,同学集体朗读进行配合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二)学习渑池之会
1、请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述故事内容。
2、默读课文11—14自然段,并找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认真品读赏析。
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1)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并思考:从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集体朗读这段话,你认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忠贞爱国、不畏强权、机智勇敢
(3)带着对蔺相如人物形象的理解,加入自己的想象男女生分角色对话、师生分角色对话。
3、浏览课文内容,小组合作讨论:
(1)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2)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蔺相如和赵王怎么样?
小结:因为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所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之所以不敢拿蔺相如和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
(三)学习负荆请罪
按照学习前两个故事的方法,小组长分配任务,组内自由学习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小组汇报情况
第一小组:
句子分析: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从中知道廉颇英勇善战,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是一个坦白直率的人。
第二小组:
句子分析:
蔺相如的语言描写: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从中体会到了蔺相如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十分爱国的人。
第三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