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和具体要求,激发学生阅读科普 类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阅读交流具体科普文章,引导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 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按照兴趣以某本科普作品的阅读组成小组(4-6人一组) 开展课外阅读,做好个人的阅读记录,进行交流分享。在交 流课上,能与同学交流阅读科普作品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 交流汇报,或谈谈阅读该部科普作品的收获、体会等等;或 展示编撰的科学小知识集,介绍编撰的有关情况和集子中有 关的科学知识等等;或介绍小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情况, 推介喜欢科普作品,讲讲自己读到的科普小故事,谈谈科普 作品对自己的启迪 分享读书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能够借助以往所学阅读方法进行整本书共读。
2.与同学分享交流阅读体会。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
2.初步感知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 生动,并渗透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演讲(我最推荐的一本书)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相信一说起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