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
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
2.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3.能感受阅读科普作品的乐趣,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策略
1.将以前学习的读整本书的方法迁移到本单元“快乐读书吧”荐读作品的阅读中去。
2.迁移前面课文中学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批注等。
3.利用“小贴士”的功能,知道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4.运用“联结”策略,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
2.搜集不同的科普作品资料。
3.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阅读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为什么水能带走脏东西?……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快来读一读科普作品吧!
二、读书有方法
1.交流自己的读书方法。
同学们,拿到一本书,你是怎么读的呢?
预设:
生1:我一口气把书读完,不读完,